顧廷燁對王躍的話半信半疑,不過他想到王躍的神奇,也就不再說什么了沒過幾天,他準備把龍飛燕和顧老爹送到了王躍的桃林,就領兵出發(fā)。
本來顧老爹是不愿意來的,只是被兒子和媳婦兒忽悠來了。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剛和兒子關系好一些,覺得歉疚二兒子太多了,就順著他們兩口子出來散散心。
只是顧老爹來到桃林之后,看到桃林的布局之后,就被震驚的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顧老爹以前只是聽人提起過王躍,只是知道執(zhí)政手段很厲害,卻沒想到王侍郎對陣法研究的也很深刻。
顧老爹這會兒就像找到了好玩的東西,都不用顧廷燁拽著自己,就主動向桃林里面走去。
顧廷燁看著前面走著的顧老爹,就無奈的搖了搖頭,早知道老爹喜歡這個的話,也不用那么費勁的忽悠了。他把家眷安排到王躍桃源之后,沒過幾天就領兵出征了。
時間又過去沒多久,邊關就傳來消息,說是這次大宋戰(zhàn)敗損兵折將,就連顧廷燁在戰(zhàn)后也沒了消息,也不知道到底是死是活。
只是王躍看著戰(zhàn)報,就感覺哭笑不得,這種糊弄人的玩意兒,估計也就是騙騙場內(nèi)不懂行的人玩玩而已,稍微懂一點兵事的人都不會上當。
只是就在王躍以為,皇上這次的算計會落空的時候,卻沒想到風云突變,還真有人坐不住了。
這天,突然有一個傳旨太監(jiān),帶著一隊兵士來到桃林,只是這群人馬在桃林四處轉(zhuǎn)悠,卻始終找不到王躍的莊園在哪里,每次沿著小路進了桃林,總是走著走著就莫名其妙的出了林子。
王躍得到有人闖陣的消息,也不以為意,他本來就想躲皇上的,既然在太監(jiān)找不到他的位置,他也就當不知道,也不主動出去,能躲一時是一時。
只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暗衛(wèi)傳來消息,說似乎城里有變故,似乎是邕王反了。
王躍覺得不可思議,這邕王發(fā)什么神經(jīng),他手里也沒有多少兵呢,這個時候造反不是以卵擊石嗎?
畢竟和邕王有仇的容家是帶兵的,有送家死死的盯著邕王,邕王不應該會有機會成功的。
這期傳旨的兵馬還沒走,南方的有間客棧就飛鴿傳書,送來了一個消息,說有大批不明武裝,快速的向東京方向趕來。
這個消息傳來沒多久,就又有消息傳來,經(jīng)確認,在這批不明武裝里面,發(fā)現(xiàn)了白家和顧家其他幾房的人。
這些人馬從南方匯聚而來,隨著時間流逝,也越聚越多,等他們到東京城下的時候,已經(jīng)有四五萬人之多。
王躍踱了幾步,他想到手下調(diào)查的情形,邕王大概有幾千秘密人手,如果這些人里應外合,說不定還真能拿下東京城,能不能搶下皇位,還不好說,可是干掉現(xiàn)在的官家,還是有一些機會的,到時候官家都死了,至于誰,當皇帝那還用說嗎?
王躍也覺得,這次官家玩大了,官家以身為餌釣魚,沒想到來了一條大鯊魚。他想到恒王,也就是趙今的父親,這會兒又不在東京,王躍才不管現(xiàn)在的官家死活,他就準備坐等看戲。
只是有時候劇情變化得讓王躍都有些措手不及。
顧家和白家的率領的幾萬人馬,在到達東京城外之后,竟然沒有趁機破城而入,而是轉(zhuǎn)道向著王躍的桃林而來。
王躍有些哭笑不得,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這些人苦心積慮的造反,這么嚴肅的事情,還能這么玩兒的,都不知道誰先誰后嗎?
王躍默默地為邕王點了根蠟,在如此事關生氣的大事上,竟然遇見這種豬隊友,也是邕王的命不好。
王躍和顧老爹下完棋后,這才不慌不忙的吩咐下去,啟動了桃林的陣法。
事情就這么戲劇性的發(fā)生了變化,當恒王偷偷的從京郊大營帶著兵勤王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只有邕王的幾千部下,在四處作亂,甚至攻打皇城。
面對撲殺而來的幾萬京交大營的精銳,邕王的幾千人馬,很快就被撲滅了,只是邕王也早有準備,還是在恒王殺到皇城之前,攻進了皇城里。
倒不是說邕王的手下有多精銳,或者說內(nèi)應反應及時,而是因為前任皇帝比較節(jié)儉,皇城年久失修,當初的小宮女,就是從狗洞爬出來的。
自從那次動亂之后,狗洞雖然被封了起來,可是那些年久失修的墻,在熟悉的宮墻的人指揮下,沒有頂住幾下撞擊,就破開了大洞,邕王帶人就從破洞里殺了進去。
狼狽的邕王挾持著官家,也是非常的郁悶,他沒想到竟然被白家和顧家擺了一道。
如果有白家和顧家私下聯(lián)絡的幾萬雜兵能及時趕來,至少短時間內(nèi)能控制住京城。又有滿京城的官員還有家眷在手里握著,怎么說這次兵變也是成功了一半。至于剩下的事情,只能交給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