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些異族早就對中原的江山垂涎三尺了,三國戰(zhàn)亂那么久,早就耗盡了大漢的潛力,也讓這些異族不怎么害怕中原王朝了,現(xiàn)在有進一步虛弱中原王朝的機會,那些梟雄們怎么可能不愿意。
因此周生辰這才決定御駕親征,不僅僅是不想處理朝政,他覺得不把北地打服了,北陳將會永無寧日。
只是,本來手到擒來的北伐,卻因為北方六鎮(zhèn)的異動,一下子就陷入到了苦戰(zhàn)了。
看到連周生辰都無法快速平定金榮和六鎮(zhèn)的兵馬,關(guān)隴地圖的宇文家也開始四處功伐擴充地盤,河北高氏也打著為高太后報仇的旗號,也開始在河北各地作亂。
如果不是南蕭蕭宴剛剛登基,也在整肅南蕭事務(wù),北陳可能麻煩就大了。
整個北陳,也只剩下齊國西州中州比較穩(wěn)定,大批的流民從北方而來,涌入西州和齊國。
倒不是沒人去中州,而是因為中州以北,到處都是給大軍的補給的雜兵,北方的老百姓實在是怕出問題。
而且,中州也不是特別容易討生活,不像西州和齊國,對來得流民是從不拒絕,名聲也很好。
……
而齊國王躍卻正在實施改革,走的就是他在知否的時候改革的路線,一開始阻力特別的大,宋朝的時候的阻力比著這里,簡直就像小兒科。
這個時代的門閥勢力,實在是太強大了,隨便一個家族都有幾千幾百的私兵藏奴,就不要說大門閥了。
只是,現(xiàn)在北陳正在打仗,南蕭正在忙碌,王躍的大軍實在太閑了,幾十萬兵馬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剿滅那些不聽話的門閥,也讓齊國的世家,目光都看著漼氏。
不過,讓他們失望了,在團團緣緣滿月的時候,漼廣聽了王躍的改革計劃,就讓漼家支持了改革,王躍也沒有再遲疑,馬上進行了改革。
齊國境內(nèi)最大的門閥,漼氏都支持改革了,這使得齊國境內(nèi)的改革,都異乎尋常的順利了。
倒不是漼廣這個老狐貍突然覺悟高了,而是他實在是頂不住,也就沒幾天日子了,他也看出王躍大勢已成,漼時宜又是王躍的后妃,給王躍生了個小世子,他當然沒有不支持的理由。
要知道,漼時宜的兒子也是有漼家血脈的,齊國在,漼氏就穩(wěn)。
漼廣在團團緣緣滿月之后沒幾天就去世了,走的也很是安詳,因為他仿佛看到了漼家以后的榮光。
漼廣的去世,一點都沒影響齊國的改革,北陳都在關(guān)注北方的大戰(zhàn),齊國的改革也沒引起各地的關(guān)注。
等他們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王躍的改革早就已經(jīng)完成了,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
通過這次改革,王躍不僅提高了境內(nèi)民眾的生活,更是收納了很多私兵加入隊伍。
再加上這一段時間齊國境內(nèi)的征兵,王躍的齊國已經(jīng)有七八十萬的兵馬了。
整個齊國的各大兵營,都在緊急繁忙的訓(xùn)練,時刻準備著應(yīng)付突如其來的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