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秦始皇看現(xiàn)在朝堂中為大臣都一個意見,他臉色就越發(fā)的陰沉,只是現(xiàn)在不是改變朝廷格局的時候,他也就只能暫時放下,等以后再說。
而且,秦始皇本來也就想殺了六國余孽,現(xiàn)在剛好可以達成目的,也就不在遲疑說道,那就以愛卿的意見辦。
就在這個時候,殿外有人突然出聲阻止道,臣,請陛下三思。這舉賢堂也有我蒙恬一份,如果聚賢堂謀反,蒙恬自然也有一份。
秦始皇眼里有一絲喜色,他故作不知的看了趙高一眼,這才沉聲問道,可有此事?
趙高隱隱覺得不太對勁,就沒有開口說話,現(xiàn)在的他,可不敢把蒙恬牽扯進來,就是扶蘇他也不敢殺,他只想要易小川的命而已。
就在趙高猶豫的檔口,蒙恬看眾人不說話,他就繼續(xù)說道,陛下想想,如果聚賢堂果真有謀反之意,那么在為何在圍捕的時候束手就擒不做反抗,謀反反正是死罪,誰都會拼死一搏,他們的束手就擒,這不是很奇怪嗎?顯然,聚賢堂根本沒有謀反之意,至于那些供詞,可能是屈打成招吧。
秦始皇也知道進入監(jiān)獄里,那些所謂的證據(jù)至少有五六份是屈打成招的,可是現(xiàn)在全部口供都是一致的,那肯定有那么一波肯定是真的了,所以他就準備寧
殺錯不放過了。
只是現(xiàn)在蒙恬似乎反對了,他有些高興,畢竟有人和李斯大擂臺,皇帝猶豫要不要放棄這次機會。
趙高聽蒙恬這么說,這不是說他屈打成招嗎?就連忙說道,陛下,臣冤枉啊。臣有眾多的證據(jù),不可能有屈打成招。
秦始皇本來就等著一個借口的,就馬上問道,拿上來,讓眾位大臣也看看。
趙高心中一喜,還以為得計呢,就連忙讓人把他準備好的證書拿下來了,他很得意的說道,陛下,這些都是臣親自審問的記錄,陛下請過目。
王躍聽到這話就知道趙高說錯話了,趙高是一個宦官,可以抓,但是不可以去審的。
果然,蒙恬等趙高送完,就馬上問道,這些供詞都是你親自審問的嗎?人也是趙大人親自抓的。
趙高不懂秦國律法,很得意的說道,當然!
蒙恬就笑著看著趙高,義正言辭的說道,那我就恭喜趙大人了,陛下,臣要參中車府令趙高一本,請陛下賜他死罪。
趙高沒想到蒙恬會這么說,就皺著眉頭問道,陛下,這個在下就非常不明白了。臣也是奉了陛下的命令去拿人審問的,我何罪之有我說。
蒙恬很是不屑的看了一眼趙高,就一字一句的說道,趙高,你身為中車府令就是換官,大秦宦官不得干預(yù)政事,本來就要治趙高的罪。陛下仁心施政,這才放過你,讓你不得在插手宮外事務(wù)。然而你趙高卻趁我和公子扶蘇不在咸陽之時,在大殿之上,無人敢反對他之際,以讓自己的權(quán)勢插手宮外事物,亂殺無辜,鬧的滿城風雨,讓天下之人都以為,第二個嫪毐又來了。
趙高也想到了當時那件事,知道這是秦始皇的忌諱,就急忙說道,你有什么證據(jù)?我只是按陛下旨意辦事。
蒙恬一字一句的說道,趙高之罪,按律法是要五馬分尸!
秦始皇看趙高是斗不過蒙恬的,就看向李斯了,他想要平衡,如果趙高這邊太弱的話,他就要重新考慮了,他就沉聲問道,丞相,按照律法是怎么規(guī)定的?
李斯看了眼趙高,他知道今天朝堂一個聲音,有些犯忌諱了,就裝作無奈的說道,陛下,律法倒是有此規(guī)定,不過此次狀況不同……
蒙恬等的就是李斯這句話,他馬上就說道,看來丞相知道趙高觸犯了律法,可是你就是不說。就那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是不是對大秦的江山社稷,你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李斯有些不滿,他已經(jīng)準備退一步了,這蒙恬竟然抓著不放,他瞪了一下蒙恬說道,大將軍,你怎么能這么說?
蒙恬也不看李斯,他很是不滿的說道,陛下,我不僅要參中車府令,還要參李斯,還有滿朝文武,他們都知道中車府令觸犯了律法,可都害怕趙高的權(quán)勢,明知道卻就是不說,任由一個宦官作亂,這是結(jié)黨營私,是欺君之罪。
秦始皇看蒙恬已經(jīng)把他剛才的想法給說出來了,也就趁機看著那些閉口不言的重臣,非常不滿的說道,平日里你們都能言善變,現(xiàn)在怎么都變成啞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