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買單的美好愿望,大約要緩一緩了……
然而趙顥卻突然精神一振,低聲道:“王府雖然沒錢了,但眼下有一條來錢的門道,此事尚需吾兒出把力氣?!?/p>
“什么門道?”趙孝騫終于恢復(fù)了一點精神。
趙顥認真地問道:“吾兒方才制那雪鹽的手段……是你獨自想出來的,還是前人已有成例?”
趙孝騫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嘆道:“是孩兒自己想的,其實只是多了一道蒸餾提純的過程……”
大宋以前,制鹽大多用的是刮泥淋鹵法,或是曬鹽法,趙孝騫依稀記得蒸餾制鹽法是從明清時期才有的。
在如今這個年代,蒸餾制鹽應(yīng)該只有他會。
趙顥當然不懂這些,聞言使勁一拍大腿,驚喜道:“如此甚好!騫兒,這買賣能做!攤子鋪開了,日進斗金都不是問題!”
趙孝騫沒那么驚喜,今日他制鹽的初衷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吃飯。
畢竟他覺得王府產(chǎn)業(yè)眾多,收入不菲,沒必要勞動自己這個世子去想賺錢的法子。
人算不如天算,富貴世子終究還是為錢所困了。
“父王,制鹽容易,但孩兒記得朝廷有鹽鐵司的,咱們這算是私鹽吧?售販私鹽可是大罪,父王本就在風口浪尖,難道不怕落人話柄?”
(請)
n
來錢門路
誰知趙顥卻哂然一笑:“老夫這楚王是白當?shù)模糠判?,為父有辦法讓咱家制的鹽合理合法,沒人敢挑錯處?!?/p>
趙孝騫終于有了些許期待,死去的心活過來了。
不管怎么說,有錢進賬便好,他離青樓勾欄的距離其實并不遠,大約只差……幾百斤鹽?
以后大搖大擺進青樓,知客朝樓上大吼一聲“楚王世子兼鹽販子趙公子駕到”……
嗯,似乎不怎么好聽。
趙顥卻很嚴肅地把制鹽當成了一樁正事來辦,拽著趙孝騫便往外走。
“把你制鹽的機關(guān)圖紙畫下來,寫好方法,秘方老夫親自收藏,用具老夫派心腹之人去打造,先制幾百斤試試!”
腳步一頓,趙顥突然仰天大吼:“余財方去,又添新財,老夫好快樂啊——!”
趙孝騫滿頭黑線,下意識離他遠了點。
路過的王府下人驚愕地看著父子二人,趙孝騫急忙解釋:“我與他不怎么熟,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