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恩封官
知其果,必究其因。
趙煦不是昏庸之主,有些事情發(fā)生了,是必然要知道前因后果的。
楚王趙顥上疏復新法,與他以往的立場和言行完全相反,如此反常的表現(xiàn),趙煦怎么可能不查個明白?
親政之后,趙煦有心復開新法,而且確實有心拿楚王趙顥開刀。
欲復新法,首先要震懾朝中的舊黨勢力,如果直接拿舊黨朝臣開刀,勢必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引起舊黨的激烈反彈。
如果拿宗親開刀,負面影響便能減到最低,同時也能試探舊黨的反應。
天家無親情,在此之前,趙煦對楚王一脈也沒什么好感,拿楚王開刀毫無心理壓力。
有趣的是,楚王世子橫空出世,逼著楚王改變立場,暗中迎合了趙煦的意圖。
現(xiàn)在趙煦已沒了針對楚王的心思,反而對趙孝騫這位堂弟感興趣了。
在此之前,趙孝騫這個人在汴京可謂是籍籍無名,莫說正常出行,就連皇室宗親重大的典儀場合都甚少出現(xiàn)。
所以,他是什么時候成精了?
趙煦想不通,這幾乎是個無解的問題,當面問趙孝騫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
想不通的問題暫時不想,趙煦現(xiàn)在思考的是朝堂天下這盤大棋。
朝中參劾趙顥的奏疏越來越多了,每天中書門下都堂的奏疏都堆成山,幾位宰相都不好意思往禁宮里送,太多了,怕趙煦累死。
參劾太多,趙煦總是不表態(tài)也不是辦法,官家不能一直裝聾作啞下去。
思索許久,趙煦忽然道:“著中書擬旨,楚王趙顥加太師,楚王世子趙孝騫領端州刺史,兼上輕車都尉。”
鄭春和躬身領旨,退下。
…………
旨意來得突然,楚王府父子倆都有些猝不及防。
這兩日趙顥忙得腳不著地,趙孝騫獨創(chuàng)的新制鹽法讓趙顥找到了發(fā)家致富的新門路,喜不自勝,上躥下跳。
楚王府在汴京城外有田產,畢竟是天子腳下,趙顥不敢置辦太多,但開幾個土作坊足夠了。
趙孝騫打造的制鹽裝置,被趙顥另找鐵匠打造了二十多套,送往城外田莊,雇請了當?shù)剞r夫做工,兩日內便提純了數(shù)百斤雪鹽。
“雪鹽”是趙顥取的名字,倒是名副其實。
趙孝騫頗有微詞,認為知識產權很重要,應該叫“趙孝騫牌雪鹽”,向來寵愛兒子的趙顥難得一見地拒絕了。
臉皮足夠厚的趙顥都覺得,這么叫未免太不要臉了。
數(shù)百斤提純的雪鹽送進楚王府,趙顥立馬當禮物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