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一門藝術。
同樣一件事,用不同方式說出來,效果完全不同。
比如宋觀潮告訴梁嘉嘉,自己被省里約談。
明明好事一件,卻被他說的像是被組織談話似的。
但這種開玩笑的方式,一般都是關系比較好,才會這么說。
他和馬繼春只吃過一次飯,只能算認識。
他肯定不會故意戲弄自己。
如果省里是重用,他會直接說重用。
而他用的是“調走”
。
那,就和重用沒什么關系。
宋觀潮問:“馬主任,知道要把我調去哪里嗎?”
“陳塘縣知道嗎?”
“不知道。”
“據(jù)說那是那兒,但只是據(jù)說,具體什么情況我還不清楚,我姑且一說,你也就姑且一聽。”
“謝謝馬主任?!?/p>
“嘿,舉手之勞,別提什么謝不謝的?!?/p>
宋觀潮正要客套兩句掛電話時,忽然又問:“馬主任,是誰提的,你知道嗎?”
“這還真不清楚,我也是去省委的時候,聽省委辦那邊人聊起來,才特地問了兩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