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親戚只有一位嫁到溧水縣的姑娘,那是徐父的同胞妹妹,因此村里并沒有別的親戚能幫襯。
徐風來倒有三兩好友,只此時家家戶戶都在忙,要幫忙也得等人先忙完。
他換上草鞋下了地。
上巧村的田地很集中,這與它的地勢有關。
說起來也與下巧村有些淵源,上下巧村本屬同一塊地,可某年溧水改道,把這片土地一分為二,還恰巧是太極形。
因此上下巧村便隔著溧水而居,世代為鄰。
溧水由高往低,這便造成了兩村的住戶也集中。
上游是住人的村子,下游是供養(yǎng)全村的農田。
到了下游,由田埂劃分開的水田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有些已經插滿了綠油油的秧苗,有些還浮著一層清水映著黃泥,而河岸邊一字排開的數(shù)輛水車咕嚕嚕轉著,灌溉農田的水正由此嘩啦啦流入水溝涌向各個渠道
徐風來到了自己田上,脫了鞋下田,田里分別堆放著數(shù)堆秧苗,是徐母先前挑過來的。
他用手挪了一把,開始插秧
田里埋頭的埋頭,彎腰的彎腰,誰也沒空理會誰。
過了一會徐母也來了,母子二人分頭干活。
盡管習慣了早起晚歸的日子,可種田畢竟不是輕松活,一年四季都在趕,趕早把秧種好;趕忙把稻谷收了,周而復始
為了趕活中午也不會回去,就近找塊大樹底下休息,吃了家里送來的飯一會接著忙。
以往都是徐母回去做飯,晚點再帶過來。
今早徐父沒過來,一是起得晚,二是不放心家里那假親戚,中午那頓干脆由他弄。
到了時辰,徐父果然提著個竹籃子從路那頭走來。
徐風來自幾日前被柳家退親,跟柳家鬧了不痛快后,村民礙于柳家出了秀才,這幾日便盡量避著他們,免得被柳家針對,于是徐風來此時也得了安靜,母子倆占了一塊地方。
徐父過來后,從籃子里拿出一大碗白饅頭,還有一小碗大小均勻的土豆以及數(shù)個水煮蛋。
徐父把熬得軟爛的白粥端出來遞給徐母:“一會你回家去歇歇?!?/p>
徐母一手啃著饅頭,一手端著碗嗦粥:“那小子還沒醒?”
“沒呢,但我看氣色好多了?!?/p>
“嘖?!迸赃叺男祜L來聽的直覺眼不是眼鼻不是鼻:“你這是給自己救了個祖宗,要使錢不說還得伺候著?!?/p>
徐父笑道:“我家的小祖宗不就坐在我面前?”
“說好話也沒用?!钡€是繃不住笑了:“等他醒了不還錢你就知道后悔。”
徐父道:“救人性命哪能只想著要人報答,不該?!?/p>
“誰想著報答,把錢還我就阿彌陀佛”徐風來吃著雞蛋含含糊糊的。
一家三口坐在一塊好好說了會話才又下田忙活。
待到傍晚,太陽落山,徐風來才和徐母收拾東西歸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