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不知道后年恢復(fù)高考,就認為父母愛子,為之計深遠。吳雙將心比心,有機會接觸有實權(quán)的領(lǐng)導(dǎo),她也不會錯過。
吳雙:“我認識的那些漁民家里沒有這么好的東西。你可以問問寄信的漁民,就問他們知不知道哪兒有賣干海參鮑魚的。別說你找他們買,否則被主任聽見,她肯定會到局長面前說你想私下交易,給軍人蒙羞!”
蘇笑笑:“我打算以物換物。有嬰幼兒的家庭,我和她去供銷社買幾袋米粉。有老人的家庭,我就去買幾袋豆奶粉?!?/p>
吳雙就是這個意思。她一聽蘇笑笑和她的想法一樣很是高興,到郵政局看到來來往往的漁民搶先問人家有沒有稀有海味。
漁民好奇問她問這些干嘛。吳雙轉(zhuǎn)向蘇笑笑,說她今年不能回去過節(jié),這不是快過節(jié)了嗎,想給家里老人寄幾樣好東西。
漁民一看是熱心腸好說話的蘇主任要買,想也沒想就表示回去幫她問問。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
午飯后團團犯困,蘇笑笑在自己座位上抱著團團睡覺,幾個漁民結(jié)伴而來,問蘇笑笑要海參還是鮑魚,要多少斤。
蘇笑笑愣了一會才反應(yīng)過來,請吳雙幫她抱著團團,她出去跟幾人詳談。蘇笑笑其實不會處理這些好食材,一來前世她家境挺好,但也沒到隔三差五吃海參鮑魚的程度。逢年過節(jié)買點也是她爹媽收拾。這輩子就更別提。來了三個人,看起來很鄭重,蘇笑笑不好意思說一兩斤就行,就問人家能勻出多少,她可以用小孩喝的米粉,老人喝的豆奶粉或蜂蜜跟他們換。
幾人實在,直言蘇主任要多少他們有多少。
蘇笑笑趕忙表示:“我不需要補,我愛人張團長也不需要,團團這么小也不需要,只是給我公婆買的。您幾位覺著幾斤合適?”
年齡最大的那位沉吟片刻:“好事成雙,一樣兩斤?”
蘇笑笑:“明兒我多帶些錢?!?/p>
“什么錢不錢的,您先拿去,米粉什么的以后再說?!?/p>
蘇笑笑搖頭:“不,不行,這不成了你幾位幫我孝敬老人了嗎。”
幾人確實不是跟她客氣,而是覺著無論鮑魚、海參,還有他們自己收集的魚膠都寡淡,要不是想著好賴能補補身子,他們都懶得存。這種情況下存下來的東西真不好意思換蘇笑笑的好東西。何況他們愿意幫蘇笑笑忙前忙后,只是因為蘇笑笑脾氣和善,對誰都客客氣氣,誰要寫信她幫誰寫,誰讓她念信她幫誰念。寫半個小時也沒抱怨過辛苦,也沒有趁機要求他們多買幾張郵票幾個信封。
年齡最大的漁民說:“有海參、鮑魚和魚膠,干貝要不要?干貝蒸雞蛋,給團團吃?!?/p>
漁民寫信的時候跟蘇笑笑閑聊過,問她咋沒生個閨女。蘇笑笑說她婆婆媽媽離得遠,不能幫她帶孩子,生了沒人帶。這話傳到其他漁民耳中就是蘇笑笑這輩子只有團團一個孩子,所以漁民們都希望團團健健康康的,也包括今天這三位漁民。
蘇笑笑下意識想說團團不慎喜歡海鮮。年初生蠔肥美那段時間,蘇笑笑看到鐘大娃買一兜子,她也買幾十個回去,一半做蒜蓉生蠔,一半用鴨蛋煎生蠔。蒜蓉蒸的團團吃一個,鴨蛋煎的只吃鴨蛋,嫌生蠔腥臭。
蘇笑笑看出來,除了魚肉,越鮮的東西他越嫌棄。
可是漁民也是一片好心。蘇笑笑道:“那就這四樣?明早去我家換?”
“行!”幾人很是干脆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