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自能知道答案。
只是年節(jié)期間,總不好貿(mào)然入宮。
宜真站起身,將書握成卷,在屋中緩緩踱步,而后猛地一頓。
那就上元節(jié)。
上元節(jié)燈會,陛下和皇后會在城門墻上與民同慶,勛貴朝臣等也有機(jī)會登上城門,登高一覽。
初八之后的日子一下子就變得難熬了。
丫鬟們都能看出她偶爾的走神,互相好一番猜測,卻都猜不出原因,不解因由。
就這么一天一天,宜真幾乎是每天數(shù)著日子,終于,到了上元節(jié)這天。
滿城張燈結(jié)彩,比起年前還要熱鬧。
街上花燈無數(shù),遙遙幾乎照亮了半邊天。
宜真忙碌半日,與宋家母子吃了個冷冷清清的晚膳,用過元宵,就早早告辭,說要出門。
宋庸默默跟上,乖巧的站在宜真身側(cè)。
自從前些日子他知道宜真所說那番話后,他如今再看宋簡之,心中就浮現(xiàn)起微微的寒意。
他讀過書,知道如今家產(chǎn)承繼,以嫡危險,無嫡取長。
若一切真如他嫡母所說那樣,只怕他在父親眼里,十分礙眼。再或者說,這些年宋家之所以不為他延請師傅讀書識字,只怕就是想養(yǎng)廢他。
而宋庸,不想做廢物。
宋簡之自是出不去的,廖氏也口稱上了年紀(jì),不想去湊這個熱鬧。
宜真也不在意,便帶著宋庸出門。
晚膳過后,宜真就開始梳洗裝扮,換衣服。
宋庸早早就到了,沒讓丫鬟稟報,乖乖等在外間。雖然年紀(jì)尚小,卻已經(jīng)知道女子梳妝是要緊事,需耐心等待,不能打擾。
宜真偏愛橘紅,橙紅等色,不愛太濃郁太鮮艷的顏色。搭配的話,多以米黃,牙白,藕荷色等素色。
今日也不例外,穿好披風(fēng),圍上圍脖,她便動身了。
“不錯,這一身看著精神多了。”
宜真笑著說,宋庸今日同過年那日一般,穿著紅色的小袍子,腰間是摻著金絲編就的紅絲絳,配金鑲寶石的絳環(huán),頭戴金冠。
只是看著,總覺得還是缺了點(diǎn)什么。
“我記得之前買過一個八寶瓔珞項圈,怎么沒戴上?”
這一身挺好看的,不過宋庸小小年紀(jì),卻也穩(wěn)重,少了些這個年紀(jì)該有的活潑,跟個小大人似的。
若是加上那個項圈,應(yīng)當(dāng)會好些。
“母親喜歡,我這就去戴?!彼斡箍傆X得那是小孩子才戴的,他今年已經(jīng)十一了,就沒戴,不過宜真問起,他還是乖巧道。
宜真笑笑,說,“今天出去玩,咱們好好裝扮一下,去戴上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