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衣服上的口紅印
張小龍不打算去縣局招待所,給七姐找份服務員工作的事情,對方一直沒有給答復。
這時候住進去,不太好相處。
免得給對方留下一個求他們辦事的錯覺。
其實自己完全可以住在空間的石屋里,即便里面沒有被褥,打發(fā)一晚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我還是去姑姑家走一趟吧?!?/p>
去年臘月里,姑姑回了娘家一趟后,已經(jīng)五個月沒有見過她了。
張小龍記憶里,姑姑每次回來時,都會給他一些錢花。
有時塊,有時七八塊,最多一次給過十塊的。
但是從去年開始,姑姑回來的次數(shù)就變少了。
一年只回來了兩次,一次是中秋節(jié),一次是快過年的時候。
以前原主不懂事,沒有關(guān)注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事情。
只記得姑姑回來就有錢花,有好東西吃,有時還會有新衣服穿。
張小龍把腦海里的信息整理了一下,總覺得姑姑家里應該是出了什么事情。
我作為侄子,既然來了縣城,總該要去看望一下姑姑的。
順便探探到底出了什么事。
姑姑家以前沒有來過,但時常聽奶奶她們念叨,地址還是記得的。
這個年代的城建極其緩慢,根本不用擔心,有地址會找不到地方。
印象里的地址應該是——城北利民大街,河沿新村三號樓三單元108室。
這就是姑姑在縣城的家了。
前方,一片低矮平房占絕大多數(shù)的聚居區(qū),沒有圍墻,也沒有門衛(wèi)。
中間位置有幾棟兩層的建筑。
張小龍姑姑家就在其中的一棟樓里。
現(xiàn)在差不多七點半左右,大多數(shù)人家的門已經(jīng)關(guān)上。
巷子里也沒有路燈,一片昏暗。
張小龍從空間里拿出手電筒,推了一下開關(guān),一束暖色的光,瞬間照亮了一大片地方。
他沿著巷子一直走,很快就到了幾棟小樓下面。
“這是二號樓,應該就是前面一棟了?!?/p>
突然,一陣爭吵的聲音,引起了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