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浩看到這里馬上就想到了。
按這個理解,自己跟陶菁菁的動作是借錢,而并沒有教唆對方拿父母的銀行卡。
為此。
自己教唆盜竊是肯定不成立的。
而根據(jù)法律定義來看,不能有絕對證據(jù)證明自己是教唆陶菁菁盜竊父母的錢財,或者說作為證人,以及盜竊本身的主體。
陶菁菁肯定也會否認自己教唆的行為。
所以,自己的罪名必然是不成立,對方真的要追究,只能追究自己女兒盜竊罪名。
哪怕自己存在教唆嫌疑,但是沒有足夠證據(jù)。
所以按照法律默認的規(guī)則來看,疑罪從無,沒有辦法證明,只是懷疑,那就是沒有罪名。
李子浩皺起眉頭,低聲地喃喃道:“不對。”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手表的事情也是不知情的,而且我的手表是在家里找到了,沒有變賣?!?/p>
“包括我本人,和陶菁菁也并不知道價格?!?/p>
“甚至于從手表贈送這一件事里反推得出,主觀盜竊罪名是在陶菁菁身上,而不是在我的身上?!?/p>
“最后如果要打官司,我應(yīng)該是可以洗脫罪名的。”
“無非就是?!?/p>
“他到底要不要追究自己女兒的盜竊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