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在前往乾清宮的路上,思考著今日要說的章程。
突然間,他眼珠轉了轉,與走在身后的傳話小太監(jiān)搭訕道:“本宮看你面生的緊,是何時調(diào)去乾清宮當差的?”
“回殿下的話,奴婢韓三,剛從皇極殿調(diào)過來六天,所以殿下對奴婢沒有什么印象。”小太監(jiān)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朱慈烺點點頭,道:“那要恭喜公公榮升御前了,本宮也沒給公公備下什么禮物,小小意思。”朱慈烺不著痕跡的塞給小太監(jiān)一錠十兩的銀子。
小太監(jiān)韓三趕緊擺手,很是惶恐,道:“這奴婢如何敢收啊?!?/p>
朱慈烺說道:“這是本宮賞的,你就踏實的拿著吧,難道還有讓本宮拿回來的道理?”
小太監(jiān)連稱不敢,然后很麻利的將銀子收了起來,再三道謝。
自從幾年前魏忠賢的閹黨被崇禎一網(wǎng)打盡后,這些太監(jiān)的地位一落千丈,不過在這深宮之內(nèi),太監(jiān)的心思比任何人都活泛,其野心,野火燒不盡,但凡有點機會就會卷土重來。
朱慈烺的目的就是,不能憑白無故的得罪人為自己樹立敵人,對于皇帝老子身邊的人,不管有用沒用,先養(yǎng)著,沒準關鍵時候有什么用,反正自己也沒多大損失。
朱慈烺又道:“公公可知父皇陛下傳本宮何事?!?/p>
小太監(jiān)看了一下左右,然后低聲說道:“聽皇爺?shù)囊馑?,應該是想考較一下殿下的學識?!?/p>
朱慈烺聽后心里踏實了,他學業(yè)極為優(yōu)秀,放在整個大明王朝所有太子皇子中,那就是破紀錄的存在,比那些奇葩皇帝年輕時,強上百倍都不算吹。
明朝皇太子的教育培養(yǎng)制度,最早是朱元璋制訂下來的,對于繼承人的教育問題,朱元璋可謂是煞費苦心,遍請各地名儒,甚至還為兒子建了個圖書館——大本堂,那里云集了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各類典籍圖書。
可惜計劃不如變化,明朝中后期太子的教育已經(jīng)不堪入目了,一些陪太子讀書的太監(jiān),和太子沆瀣一氣,挖空了心思逃課,最典型的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在劉瑾的幫助下,他平時上課搗亂,還經(jīng)常巧立名目,取消當日的講課,正常的教育基本不能保證。
后萬歷朝更是不堪,萬歷自己就不喜歡學習,也因為廢長立幼的想法,遲遲未立皇長子為太子,導致后來的太子朱常洛被耽誤了,在八歲之后,差不多五年沒受過什么教育。
文化水平極低不說,連其兒子——萬歷的孫子朱由校也拖累了。
崇禎年輕時讀的書也不多,所以他對于自己的嫡子朱慈烺是極為的重視。
在去年的時候,命禮部尚書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鐸、編修吳偉業(yè)、楊廷麟為太子講讀經(jīng)義,編修胡士恒、楊士聰校書。
用崇禎的話來說,這個班底是很強,都是當時的碩儒名臣、風流才子,你要好好聽課。
但朱慈烺卻嗤之以鼻,明亡以后,除了楊廷麟投水殉國外,其他人基本都投了滿清,應建奴詔北上為官。
連‘水太涼’的錢謙益都不如,錢謙益怕死沒敢投水zisha,也投降了,最起碼后來又反清了,沒真給滿清當奴才。
朱慈烺放開心思后,在與小太監(jiān)的閑聊中,不一會兒就到了乾清宮。
朱慈烺與崇禎皇帝見過禮后,偷眼觀看,自己這個皇帝老子今兒個的心情有些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