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逃難連換洗的床單都要買三套嗎?
雖然不陪聊,但樊青還挺盡職盡責,知道欒也不是啞巴了,依然幫忙把東西拎到了門口。
來來回回加上逛街,還挺累。欒也連東西都沒拆,洗了個澡直接躺下了。
直到睡了一覺,第二天清晨,欒也洗了個澡出來,抬眼就看到了客廳里那堆購物袋。
他看了一會兒,又突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就這么突然遇到了黑車司機,發(fā)現(xiàn)對方原來是個向導,然后莫名其妙決定跟著進山,為此還莫名其妙跑這么遠買了裝備,以及一大堆東西……
七八個袋子,放在茶幾上請壯觀。欒也看了一會兒,有點想不起來到底買了多少東西。
睡了一覺冷靜下來了,欒也沒拆那些大大小小的袋子,在窗臺邊抽了支煙,才從這種莫名其妙的情緒里抽離出來,隱約開始有點后悔。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和一群完全不認識的人去徒步……
每個字聽起來都讓他有種馬上鴿了樊青的沖動。
那為什么會答應呢?
可能是因為腦海里不注意就出現(xiàn)的柏明川的話,讓他有時候會生出一點稍縱即逝的
抗爭欲。
但好像自己是徒步還是在房間里睡兩天,對于自己和別人來說都差不多。
突然發(fā)作的高昂情緒混合著緊接著冒出來強烈的逃避情緒,交錯發(fā)作的時候有點像人格分裂。
欒也嘆了口氣,拿起手機,點開樊青的聊天框。頁面還停留在自己發(fā)的名字上。
怎么拒絕,生病,有事,還是直接說今天興致勃勃買完裝備回來以后突然不想去了?
對方估計覺得自己有病。
他猶豫了一下,先點開了樊青的朋友圈。
他都準備迎接一片空白了,結果撲面而來的是一長串圖片。
這么一個青春年少愛裝憂郁的年紀,樊青的朋友圈居然不是三天可見,內容還挺豐富。文字依然很少,但圖片非常多,隔兩三天就會發(fā)幾張,大多都是山野,花草,湖泊,還有幾張松鼠,以及挺漂亮但不知道名字的鳥。
應該是徒步時拍的,每次發(fā)圖配文都是日期和地點。
120
雨崩。
201
阿布吉措。
205
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