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府里,一個不起眼的婢女。
·幾個月前,首輔正和長公主因孟惜被貶一事明爭暗斗。
孟惜是長公主的同黨,這幾年一直替她做事,首輔府費了不少勁將其拽下了水。
當時,雙方陷入僵局,對峙不休,長公主手握把柄,只差一點便可在圣上面前翻案。
那一晚,首輔府中燈火通明,陳山命謝游想盡辦法也要把這件事擺平。
拿回把柄,將其銷毀,便可在翌日翻案之時讓長公主沒有證據(jù)。
陳山派人夜遣公主府,好不容易才在書房拿到那紙證據(jù)。
陳山喜不自勝,而證據(jù)過謝游眼時,他卻發(fā)現(xiàn)了端倪。
墨跡未干,實為剛剛捏造的偽件。
而在那偽件上,卻發(fā)現(xiàn)了一處十分不起眼的灰指印。
當時,眾人都沒把灰指印放在眼里,只當是長公主偽造時不小心貼上去的罷了,就連謝游也沒做聯(lián)想。
但長公主不可能如此大意,故只能是故意制造未干的偽件讓首輔拿走,好讓首輔發(fā)現(xiàn),再次夜遣,他們便好甕中捉鱉。
首輔為此計中計大怒,此番,謝游決定不再派人夜遣,而是以假亂真,將計就計。
翌日翻案之時,只要拿出兩份相同的證據(jù),便有轉(zhuǎn)圜的余地。
以孟惜的處境,本就是朝堂上的棄子,若是公主翻案,無人應(yīng)對,皇帝只好硬著頭皮罷免此事,但若稍有可解釋的空間,結(jié)局一定會偏向皇帝心中更樂意看到的局面。
而后果真如此,皇帝雖看出證據(jù)真?zhèn)?,卻以孟惜勾結(jié)派系為由,擾亂朝堂秩序,將其治罪。
至此,長公主折損掉常用的一枚棋子。
自那之后,這事沒再出現(xiàn)在謝游心中。
直到那日,花朝節(jié)圣上設(shè)宴,謝游趁亂逃離宴會,誤入長公主府的游船。
游船上,公主府臉熟的那幾個侍女們正張羅著接下來的行程布置,幾位身著低等服飾的婢女坐在小板凳上,對著宣紙勾勾畫畫。
“倦繡、慵羅、散霞、惰珠,你們幾個去那邊。
柔夜、懶錦,你們倆去那邊。
”馮水招呼著。
點到名的侍女紛紛離開,唯獨一個侍女還坐在板凳上。
懶錦手扶著頭,手指抵著眉毛,嘴里喃喃,看著紙上的東西,心有所思。
謝游朝那紙上望去,這人卻好像和其他侍女畫得并不一樣。
“懶錦,叫你呢!”馮水走過去。
懶錦抬起頭,謝游很快就想起來她的模樣。
與長公主打交道,幾乎只要出現(xiàn)過兩次以上的人,他都會記得。
而這叫懶錦的姑娘,名字不熟悉,臉倒是見過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