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另外一邊的馬三寶則是已經(jīng)領了朱允熥的命令,喬裝著出了紫禁城——去找那些缺德的營銷號去了。
報紙作為官方發(fā)售的大眾性讀物,不能透露太多。
民間這些人的嘴可不一樣。
通過這些「營銷號」的嘴來把朱允熥吹得天花亂墜,甚至說出真相,直接說這一切都是他苦心謀劃的,吹他君子,吹他明君,這都不要緊。
因為。
百姓喜歡聽風就是雨,他們相信這些,能穩(wěn)固民心。
而那些所謂能真正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丶想得多丶籌謀得多的人,反而會自以為睿智地認為,營銷號口中的真相是虛假的,是他朱允熥為了吹捧自己傳出來的。
否則為何報紙上寫得這麼保守,為何不借用報紙這麼便利的傳播媒介吹捧自己?
在這真假虛實之間。
拐它個山路十八彎,既能達到挽回一部分民心的效果,同時還能繼續(xù)迷惑一些有心之人。
這才叫效果最大化。
「哼!昏君丶昏君丶昏君……一個個的罵什麼罵?陛下苦心經(jīng)營還不都是為了你們?」
「埋怨陛下?陛下能讓你們大冬天的全都能活!」
「真是一群刁民!」
「……」
馬三寶黑著一張臉走在應天府鬧市的人群之中,耳邊聽著那些時不時飄過來的,夾雜在要和叫賣聲丶小孩嬉鬧聲等諸多雜亂聲音之中的怨懟,心里的憤憤不平一陣接著一陣。
「有眼無珠,當真辜負陛下一番苦心!看你們過兩日還要不要這麼叫囂了???」
馬三寶雖緊緊抿著自己的嘴。
心里卻是一刻都不帶停下來的,瘋狂吐槽著。
卻是沒有注意到。
不遠處有幾道目光正在悄悄地打量著他。
「劉先生,詹大人,你們看那邊那個身影……是不是很像陛下身邊那個大太監(jiān)?」
「馬三寶?是他。朝堂上日日都跟著伺候在陛下身邊呢?!拐不拯c了點頭道。
沒錯,這幾道目光正是如今在朝堂之上,除去淮西勛貴一黨之外最風光的幾個人物:翰林院掌院學士劉三吾丶如今已經(jīng)正式晉升戶部尚書的傅友文丶在皇權(quán)更迭之中依舊能司任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詹徽。
他們?nèi)嗽趦蓚€多月前一個令人驚悚的夜晚,結(jié)下了革命友誼,也順利抓準了時機抱住大腿,算是在將新帝穩(wěn)穩(wěn)推上皇位這件事情之中起到了一個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