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元璋屁顛屁顛地跑進廚房、然后又跑出廚房,而后才招呼他一起出門溜達,陸威也是無語:「我還當陛下急匆匆的是為著什么事兒呢!原來就為了看一眼剛泡上的紅薯……」
落后半步跟在朱元璋身后。
陸威搖頭一笑,看得出朱元璋心情好,便陪著他閑聊道:“老爺您這也太心急了,這才幾個時辰的時間,哪兒可能有變化?!?/p>
朱元璋笑呵呵地道:“咱就是想看看!只看看咱就高興!”
這也的確不怪他心急。
得了新鮮的好寶貝,誰都是這樣,恨不得每隔個幾分鐘就看上兩眼——這也是人之常情。
二人一邊聊著一邊出了宅子。
陸威突然想起來道:“對了老爺,咱們就這么出了門,主院廚房那邊……是不是還要格外交代一聲,讓咱自己人盯好?”
在北平混了這么久日子了。
天天替朱元璋盯著動靜,朱棣和道衍和尚什么心思,他比誰都清楚,此時自然也難免下意識有些防備起來。
這東西可太珍貴了……
可他卻見自家主子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不必,咱那院子里那幾個又不是獨苗孤品,就算真被偷了去、毀了去……與大局也是毫無影響的,沒好處的事情他們不會做?!?/p>
他言語中的「他們」,指的自然就是朱棣和道衍和尚了。
要是整個大明皇朝之內(nèi)只有他自己手持這十幾個紅薯,那當然是萬般危險的,老四或許不會打主意,死禿驢可是個豁得出去的。
現(xiàn)在大明的紅薯、紅薯藤一大堆。
自是絲毫不用擔心的。
說到這里,朱元璋意味深長地深吸了一口氣,神色有些復雜地慨然道:“要不怎么說咱大孫目光長遠、高瞻遠矚呢!忍了這么久、承受了這么久的罵名,換一個穩(wěn)穩(wěn)當當、出不了任何意外的大明盛世,他心里的賬算得很清楚。”
說這話的時候,他既高興,又心疼。
陸威撓了撓頭笑道:“也是,倒是屬下多余擔心了,嘿嘿?!?/p>
朱元璋道:“多擔心一些、多謹慎一些總是沒錯的!只是這些令人操心的隱患,咱大孫一早便杜絕掉了罷了。倒是讓咱樂得輕松,也少操閑心?!?/p>
說到這里,朱元璋的語氣也變得輕松了不少。
之前,即便他卸下了「皇帝」這個身份,可其實,他自己心里并沒有完全給自己卸下這個身份,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生怕這個大明皇朝離開了自己就不行。
這是一種無形的包袱。
如今,他則暗暗地覺得,自己身上那無形的重擔,仿佛漸漸被人移卸了下來——是一種真正的如釋重負。
朱元璋負手前行,嘴角默默噙起受不住的弧度。
他知道這個真正替自己移開身上的包袱和石塊的人……就是朱允熥、是自家大孫、是大明的皇帝。
他漸漸真的放心了許多。
甚至已經(jīng)有種,潛移默化的「老有所依」的情緒在心里蔓延滋生出來——有事兒大孫扛著,有難題大孫頂著。
……
及至翠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