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允熥有些無奈地輕嗤一笑,暗道「詹徽和傅友文這兩個老狐貍」,隨后則是將目光轉(zhuǎn)向了老實人袁泰,問道:“袁愛卿以為,如今依舊算不得真正的安樂,大明欠缺的……是什么?”
袁泰面色認真地略略思索了片刻。
道:“其一,紅薯的種植、推廣與普及還需要時間,不過當紅薯此等祥瑞落實下來,這倒也算不得問題;”
“更重要的是其二——即便去年冬日里陛下曾籌謀組織廉價布料、無煙煤等物的發(fā)放……但這也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quán)宜之計,廉價布料,最多可稱得上是能夠略略遮擋風雨一二,不能稱之為「衣可蔽體」,畢竟這材質(zhì)、做工就擺在那兒?!?/p>
“要使天下百姓都衣可蔽體……難,太難?!?/p>
“至于頭頂能有一片屋檐,遮風避雨……也就是說人人都能有好地方住,一座房子建起來的消耗是許多平民百姓根本負擔不起的,這便更難了?!?/p>
朱允熥問了,袁泰竟也就這么直愣愣地把自己心里所想說了出來,這要是換做詹徽、傅友文這樣的老油條,必然不會也不敢當著朱允熥說這樣的話。
他的話音落下,詹徽和傅友文都露出一個「果然如此」的表情——就知道袁泰這貨是個直腸子,只會有啥說啥。
同時也不由替袁泰暗暗有些擔憂。
朱允熥之前做的幾件事情,雖然不能完全借此真正實現(xiàn)所謂的百姓安樂,盛世安寧,可……能夠做到這么多已經(jīng)是大為不易了,你只管死勁兒夸不就完事兒了么。
在一個功績斐然的年輕皇帝面前潑冷水……
腦子禿嚕皮了吧!
然而,朱允熥卻朗聲一笑:“哈哈哈!說得不錯,盛世安樂……哪兒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才得一步步往朝著這個目標去實現(xiàn)不是?”
“袁泰,你這個人吧,有時候是真的挺討人厭的,古板不知變通,張嘴閉嘴便是什么規(guī)矩體統(tǒng)的,啰里啰嗦,可要論起說實話……旁人卻都不如你?!?/p>
說完,他還下意識地瞟了一眼詹徽和傅友文二人。
看得詹徽和傅友文二人都不由心虛地往下低了低頭,心里也不由得暗暗叫苦:「不是,我特么謹言慎行的
,怎么還沒袁泰這個死心眼兒的混得更得圣心?這不合理?。 ?/p>
好在,朱允熥也沒有對此多說什么。
只是淡然一笑,面上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順著袁泰之前的見解說道:“既然找到了缺口,那朕就把這缺口堵起來,讓天下百姓都能穿上真正的好衣服,也讓天下百姓都變得富裕起來,除了吃飽穿暖,還有錢有力去造一座好房子!”
“呃這……”對于朱允熥這番話,袁泰卻不由得有些尬住了,不知道該怎么往下接話。
朱允熥少有地沒有因為自己直言不諱而不快。
更是表現(xiàn)出了謙遜的一面,并不因自己一時的功績而沾沾自喜、自我滿足……作為一個諫臣,這她還是挺欣慰的。
只是……
讓天下百姓都能穿上好衣服,變得富裕起來……這話說起來簡單,可問題是,怎么做到這兩件事情?
其他幾人臉上也都露出為難的表情,一陣支支吾吾。
朱允熥如何看不出來他們在想些什么?不過他卻是絲毫不慌的——拋出這個所謂的「百姓安樂」話題,本就是朱允熥有意為之,要借此提起種植結(jié)構(gòu)的改革,進而以此為起點開始著手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解決藏匿土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