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
朱允熥除了每日處理文武朝臣呈遞上來的奏疏丶日常巡視番薯藤,與朱橚交流項目調(diào)查情況……之外。
大部分時間都落在了傳媒司這邊。
雖然傳媒司負責編撰報紙的人,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打敗了全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存在。
可正是因此。
這些人寫起東西來總是過于板正,報紙內(nèi)容修改了幾個版本都不合朱允熥的意。
思來想去。
這些人終歸不像朱允熥,經(jīng)歷了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而這第一份報紙內(nèi)容,畢竟是奠定之后每一份報紙的風格與基調(diào)的,有些事情朱允熥只能親自指導。
好在,經(jīng)過他三天時間的薰陶,傳媒司總算拿出了一份像樣的稿子,再由工業(yè)司進行排版印刷……
大明皇朝第一份報紙。
發(fā)售了!
畢竟為了吸引流量,風格上不是那么正經(jīng),所以報紙的名字朱允熥沒有冠上「大明」,而是將這份報紙的名字定為《百姓傳媒日報》。
當然,初期還達不到「日報」要求,發(fā)行頻率暫時定為了每七天一次。
考慮到第一次發(fā)行,知名度還沒有打響,發(fā)行范圍只在南直隸附近一帶。同時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文化普及率低,發(fā)行數(shù)量則是定在了一萬份。
……
涼國公府。
藍玉丶常升丶鶴慶侯張翼丶舳艫侯朱壽……等以藍玉為首的淮西勛貴一黨全部聚集于此。
其中幾人手里拿著質(zhì)地粗糙的暗灰色紙張,蹙起眉頭辨認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文化水平不高的則是直接坐在凳子上喝茶。
等著人看出個所以然來。
「報紙?百姓傳媒日報?陛下這又是在搞什麼玩意兒?。吭鄄徽J識幾個字,你們認字兒的趕緊念念!」
「這是明日朝堂上又要和那群言官吵架了?」
「這幾天天天在奉天殿吵架,吵得老子舌頭上都起火泡了。這破事兒比打仗難!」
「還真是……不過陛下給的實在太多了?!?/p>
坐著等待期間,一群人不由得百無聊賴地吐槽了起來。
這段時間北境相對安穩(wěn),沒有什麼大的戰(zhàn)事,所以他們這群人基本都是閑賦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