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道衍和尚堅定且篤定的聲音。
朱棣本就快速跳動著的心臟「砰砰砰砰……」瘋狂跳動起來,眸子之中迸濺出一抹凌厲的色彩,銳利如刀:「那個位置啊……有道衍師父出謀劃策,如今甚至連父皇都站在了本王身后……」
想到這里,朱棣仿佛看到那張本有些遙不可見的龍椅,離自己近了許多。
丘福更是直性子,毫無避諱之意,拍了拍自己堅硬的胸膛,豪邁地道:「當然,燕王殿下是人中之龍,自當坐上那個位置,朱朱允熥不過黃口小兒罷了!末將就是拼了這條性命,也當襄助殿下把那昏君踹下來!」
行伍之人,最不缺的就是狠勁和血性。
丘福原本就下定了決心,更別提這時候朱棣身后還突然來了「洪武大帝」這麼個大殺器,一時跟打了雞血似的。
被丘福的聲音打斷思緒。
朱棣立刻回過神來收斂了自己的目光和表情,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失態(tài),反提醒丘福道:「丘福,你們的心思本王都記在心里,不過茲事體大,不可過焦過躁?!?/p>
丘福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末將明白?!?/p>
不過他轉念一想,大概是想到了什麼,以一個詢問的目光看向道衍和尚問道:「道衍師父,末將雖然不懂你們那麼多彎彎道道的……」
「不過要弄清楚陛下突然在北平復活這件事之中的疑團……咱是不是得先弄明白,陛下明明駕崩了,怎麼又能活蹦亂跳地出現(xiàn)在北平吧?該不會是陛下大限已至,卻沒崩透,從棺材里爬出來了吧?」
洪武大帝之威,天下皆知。
丘福的想法不敢那麼嗨,去假定有人竟敢造朱元璋的反,第一個能想到的可能性自然是朱元璋可能沒死透。
不過朱棣卻立刻搖了搖頭,冷靜下來,頭腦和思緒也就清晰了許多:「別忘了,我爹手里有合法的路引,上面的身份正正經(jīng)經(jīng)寫著「黃十六」,身邊還跟著個錦衣衛(wèi)僉事隨身侍奉……一路也未見多少風塵飄零之色?!?/p>
「這絕不會是從棺材里倉促爬出來的人會有的樣子?!?/p>
「更大的可能性是……」
「主動假死!」
「淮西勛貴想要擁立朱允熥而發(fā)動了一場政變!」
「別忘了,大哥薨了過后,我爹就對朱允炆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著重培養(yǎng)他,教導著批閱奏疏,甚至和寵佞大哥一樣,許他站在龍椅面前丶儀鑾之上臨朝聽政,就差頒布一道圣旨立皇太孫了?!?/p>
「朱允炆親近文官集團,而淮西勛貴又和前太子妃血緣親厚,雙方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p>
「若只是這些矛盾也就罷了,可我爹是什麼性子?若是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這群淮西勛貴很大可能壓根兒就活不到朱允炆繼位那一天!」
丘福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為抵御北境殘元,末將也曾和淮西勛貴共同作戰(zhàn)過,他們的路子比末將野多了,這種情況說不定還真能謀反?!?/p>
朱棣繼續(xù)道:「不知是不是我爹一時不慎丶不察,亦或是淮西勛貴背后那位太恐怖了,我爹一個馬失前蹄著了道,這才不得已來了個金蟬脫殼。」
說到這里,朱棣伸出右手,帶著篤定之意敲了敲身旁的茶幾,目光一凜,感覺自己似乎已經(jīng)要摸到真相了。
不得不說。
他這個感覺其實也不算全錯。
甚至可以說已經(jīng)推出了許多內情了,唯一錯的,可能就是這個順序和因果關系了。
就像做數(shù)學題。
公式用對了,順序代錯了。
當然,誰特麼能想到堂堂洪武大帝偷偷玩兒假死,把自己玩兒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