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他就想到這意味著很多:
意味著陛下之前關(guān)于大明寶鈔以及開乾朝新幣鑄造的決策,并不是什么突發(fā)奇想!
意味著陛下看懂了自己的答案!
意味著自己往后的前程……
這些事情,自然不止是郁新想到了,古樸,乃至沒有任何官身的夏原吉,也都想到了這里。
他們四人的答案既然能被朱允熥看中并且挑出來,自然也就說明其中必定有可取之處,而這份“可取之處”,作為給出答案的本人,他們是最明白的。
不過之前他們在提交這份答案的時候。
其實誰也沒敢太寄希望于朱允熥這個“荒唐任性”的小皇帝就真能看得上,或者說看得明白。
所以此刻,幾個人幾乎都有差不多的想法:
“既然陛下看懂了我的答案,并單獨挑了出來,便表示陛下是認同的,往后我便更有機會向陛下提出我的見解,以我的學(xué)識和能力,輔助陛下……治理大明!”
“且不說陛下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何荒唐、任性、固執(zhí)己見,至少在這件事情上,他……是講道理的!”
當(dāng)朱允熥宣布自己挑出了他們的答案之時,他們便已經(jīng)開始躍躍欲試了。
且不說民間工匠出身的林承軒。
至少已經(jīng)是官身的郁新和古樸,以及一心考取功名為國朝盡力的夏原吉,肯定都是想用自己這份“可取之處”、“獨有的見解”來影響當(dāng)朝皇帝、影響一些國朝決策。
同時也為自己做出一番成績和政績。
想到這些,幾人均是目光灼灼地盯著幾案上那幾份答案,眼睛里充斥著激動、興奮、渴望、期盼……等等諸多情緒。
而正當(dāng)幾人心中激動。
甚至一心想著日后自己能得到當(dāng)朝陛下的重用乃至寵信,想著日后要大展宏圖的時候。
卻又一盆冷水迎頭澆下。
“不過嘛,你們這幾份答案,看是勉強能看看的,只是終究還停留在了淺顯的皮毛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