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百姓傳媒日報》本來就是官方發(fā)布,朱允熥又安排了人讀報,再加上這種從信息爆炸時代帶來的震驚部標(biāo)題……
在這種幾乎沒有娛樂方式的時代。
很快就口口相傳。
這份報紙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應(yīng)天府。
畢竟……權(quán)傾朝野的涼國公的八卦……誰都樂意聽聽。
一萬份報紙。
售罄了。
……
兩日后。
淮安府,宿遷。
朱元璋乘船走水路一路北上,不過他并沒有以最快的速度朝北平府的方向趕去。
操勞了大半生,如今驟然成了自由之身。
朱元璋也算是閑下來可以好好看看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看看各地百姓,看看風(fēng)土人情。
一路走走停停,再加上北上是逆水行舟。
如今剛剛到達了淮安府的宿遷,下了船投了客棧休息。
「唉……」
「往日咱一直都只待在南直隸。」
「京畿附近丶天子腳下,當(dāng)然是繁華好看的,咱總以為,南直隸以外的地方,縱然比不上京畿附近,但總該是過得去的,是咱想得太簡單了……」
朱元璋站在窗戶旁邊。
蹙起眉頭,面有愁容。
他卸下了一身重?fù)?dān),從南直隸出發(fā),一路北上,可是他漸漸才發(fā)現(xiàn),老叟釣魚丶孩童戲水丶婦女洗衣……這些剛開始見到的那些令他心中欣慰的場面,越往北上,便越難見到了。
反而……
今日這個乞討,明日那個賣身的。
漸漸變得屢見不鮮。
入了秋,天氣一日比一日冷了下來,窗戶外下著綿綿細(xì)雨,給這深秋多添了幾分寂寥。
雨絲落在下面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身上,許多人面上帶著麻木的神情,不躲不避,或是繼續(xù)吆喝售賣售賣,或是繼續(xù)冒雨做工,或是為了一把米差點打起來……
這個大明皇朝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
至今已有二十五年,是他打下來的江山,對于他來說,更像是自己親手養(yǎng)大的孩子一般。
無論朱元璋如今身處何地丶身處什麼位置。
這一點都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