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看著龍書案上被格外挑出來擺放好的四份答卷,長舒了一口氣:“總算看完了!”
說完,他挑了挑眉,立刻把書案邊上那些被他丟得亂七八糟的答卷,往地上一掃,進行了一個「桌面清理大師」的工作,同時露出滿臉嫌棄的表情。
毫不留情地吐槽道:“一個個還說是什么飽讀詩書、學富五車、進士出身……吹得是天花亂墜,實際上卻只知道咬文嚼字,好在也是屎里淘金,勉強有兩個可用的?!?/p>
這一天看下來,他都不由得有些頭昏腦漲的。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不知道兩道考題的答案也就罷了,又想蹭著熱度,碰運氣猜猜這次的彩頭,結果一大堆人在那里引經(jīng)據(jù)典,長篇大論地說什么……
「通」出自哪里,可能是什么什么意思;「貨」出自哪里,可能是什么什么意思……
全特么摳字眼做閱讀理解。
朱允熥看下來,難免帶著脾氣。
聽到朱允熥的吐槽,馬三寶不由暗暗扯了扯嘴角,同時憋住自己的笑意:「屎里淘金……陛下這話說得……雖說話糙理不糙,可這話也有點太糙了。」
當然,馬三寶早知道朱允熥是什么尿性了。
從來就不是講規(guī)矩的人。
說出這樣的話,一點也不奇怪。
他立刻彎下身去,把那些散落一地的宣紙給一一撿起來,一邊對自家主子笑著安撫道:“陛下心思深遠,高瞻遠矚,旁人但凡能夠揣測到陛下用意之一二,都是萬中無一的難得了,雖說過程艱難,終究還是找到了幾份像樣的答卷不是?陛下消消氣,奴婢這便喊人來替陛下消消乏?!?/p>
朱允熥自然也不至于因此怪罪朝臣些什么,時代的局限性造就的不理解而已,他也就純罵兩句消消怨氣而已。
所以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面前這四份答卷的名字上。
除了最開始的夏原吉之外,一共還有三個名字——郁新,古樸,林承軒。
其中,郁新、古樸這兩個名字,朱允熥并不陌生,因為都是從朱允熥看的這一沓答卷里面挑出來的,都是當朝在職的官員,而且歷史上也都留有姓名。
他們的答案雖然不似夏原吉一樣對兩道考題都有不錯的見解,但他們的答卷也足以證明他們在經(jīng)濟學一道上的天賦和才學,再者也巧,其中一人歷史上還是夏原吉的得力副手呢。
郁新,明洪武二十一年以布衣人才被征用,明洪武二十四年超遷戶部右侍郎。如果不是因為朱允熥這個變數(shù),如今的開乾元年,也就是歷史上的洪武二十六年,他會在傅友文之后繼任戶部尚書。
他本就在戶部任職,答對些點子也在情理之中。
古樸,同樣國子監(jiān)出身,如今是在兵部任職的,永樂朝時期,任戶部左侍郎,輔助夏原吉。
所以對這個名字的出現(xiàn),朱允熥同樣不意外。
只是除此之外的另外一個名字。
“林承軒……”朱允熥在嘴里念叨了一句,眉頭卻微微蹙了起來,因為這個名字他還真沒有聽說過,無論是當朝在職人員,還是歷史上,都沒有他的姓名。
是馬三寶從他那一沓答卷里面翻出來的。
卻意外讓朱允熥頗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