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妾身的第二條證據(jù)便是這件衣物上小繡用的線,這線顏色過于新鮮。
宮中繡線有明確的等級之分,拿銀子典服局也不會給好的,因為會逾制。
所以低階宮女普遍用的繡線要么未經(jīng)染色,要么是拿花草染了色的。
這種綠色的線通常是用柳葉汁染的,遇水則暈,但這件衣物沒有暈染痕跡。
這說明,繡這片柳葉的線要么是對低階宮女來說的逾制線,要么就是衣裳是嶄新的?!?/p>
檻兒剛說到花草染色時海順便使了個小太監(jiān)下去,她的話說完水也端來了。
銀竹要將肚兜放進盆中。
檻兒伸手攔了攔,重新看著太子。
“殿下,妾身的第三條證據(jù)是,妾身從前是廣儲司的繡娘,所精通技法均有記載在冊,亦有繡品可作證。
這件衣物上的小繡構圖簡單質感粗糙,針腳大小不一,只用了平針和齊針,沒有鎖邊,但走針又顯熟練。
以妾身來看,這個小繡八成出自一位比浣衣宮女稍高一級的嬤嬤之手。
此人會女紅,但平時鮮少繡小花小草。
接觸好繡品的機會少,性子稍顯急躁刻板嚴厲,年紀大概在五十歲左右……”
所謂做慣的營生,閉眼摸得門。
指的便是一個人若長期以某種技能謀生,或是長年對某件事極為熟悉,那么往往一眼就能看出其中門道。
檻兒能憑繡品便推測出做此繡品之人的性情、年齡,自然也不是無稽之談。
廣儲司就偶有精通繡技的高階嬤嬤用這種法子,揪一些投機取巧的滑頭。
只不過平時其他地方鮮少有人知道這些事,也就導致隨著檻兒的話說完,屋中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安靜。
以龐嬤嬤為首的一眾宮人紛紛面露驚疑,鄭明芷和秦昭訓也略顯吃驚。
曹良媛攥著帕子的手收緊。
駱峋多看了檻兒兩眼。
而那廂早在檻兒先后背出高祖詔令和大靖律令時,就心智動搖的翠萍。
此刻隨著檻兒一條條證據(jù)列舉出來,一直強裝鎮(zhèn)定的她終究撐不住了,似是神志不清地喃喃著什么。
檻兒對太子道:“懇請殿下下令搜查后院,據(jù)妾身所述找出相關人物,今晚之事究竟為何當立見分曉!
另懇請殿下準浣衣所從前同妾身一道起居的其他人上前,這件衣物是否為妾身所有應該不止她二人知曉?!?/p>
第二條懇請其實不管是對芳蓮三人,還是其他和檻兒一起住過的人來說。
都是一種心理上的壓制。
畢竟場中這會兒的局勢,就算誰有小心思,這種時候也絕不會冒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