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的云秀暴脾氣忽然上來了,上來右手揪著趙一理的耳朵,左手掐腰,不耐煩的吼道:“趕快說,要不然耳朵拿來下酒!”
趙一理看著小師姐這模樣,還真是挺認真的樣子,連忙認輸說道:“好吧好吧,師姐放手,放手吧,我說還不行嗎?”
原來,一次偶然和沈瑤的交談中,沈阿姨的不經(jīng)意一句話刺激,讓趙一理忽然想起了,在重生前,80年代中期,北方的鮮花市場上,曾經(jīng)風(fēng)靡市場的君子蘭風(fēng)波。
君子蘭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種野花,后傳入歐洲和日本。20世紀30年代,日本將此花贈送給溥儀,作為珍貴花卉種植在偽皇宮花苑中。民間少有栽培。
上世紀40年代中期,君子蘭從春城等地逐漸向全國普及。80年代中期,春城君子蘭一度炒作成風(fēng)。事后的業(yè)內(nèi)人士估算,考慮到當(dāng)時購買力水平,君子蘭價格炒作高峰時從真實市價到市場的炒作售價,平均相差了幾十倍之多。
這次的事件,君子蘭本來也算是一種普通的觀賞花種,但是對于國內(nèi)的當(dāng)時的政治和經(jīng)濟市場來說,可以說是密切的相關(guān)。
60年代時,蘭花被認為毒草。養(yǎng)蘭花,尤其是君子蘭,是有資產(chǎn)階級思想,而買賣君子蘭,更是被認為是走資本主義的道路。
78年過后,剛剛結(jié)束浩劫,生活走向正規(guī)的人們忽然發(fā)現(xiàn),80年代初,市場供不應(yīng)求,君子蘭價格一路走高。一盆好蘭,價格往往是月收入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1978年前后,春城開始有了買賣君子蘭的市場。很多上了年紀的春城人總結(jié)出最初的君子蘭情結(jié):君子蘭,名字響亮,觀賞價值高。但它核心的魅力在于,巨大的市場潛力。
實際上早在80年代初,市場供不應(yīng)求,君子蘭價格一路走高。一盆好蘭,價格往往是長春人月收入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逐步攀升的價格引起了政府的注意。1982年,春城出臺君子蘭“限價令”,規(guī)定一盆君子蘭售價不得超過200元。但是這一次的限價并沒有取得好的成效,因為很快通過一次全城火爆的君子蘭展出之后,政府看到了春城百姓和市場對于君子蘭的熱情,因此之后的85年,將君子蘭定為了春城的市花,這樣一來,當(dāng)初的限價也就不了了之了。
很快,在北方省會城市春城的一條街道,一盆君子蘭的價格都會漲上三次,水漲船高,民眾開始大規(guī)模的熱炒君子蘭,由此被叫做綠色金條。最夸張的是,曾經(jīng)有人用一輛高級轎車去換取一個市民手中的特種君子蘭,該人就愣是沒有同意,認為還有漲價的空間,由此可見當(dāng)時的市場得有多么的瘋狂了。
在啟德機場上,送別司雙雙的時候,趙一理就委托雙雙和沈阿姨回到家后,在通過司家的關(guān)系,采購5萬棵特種君子蘭花苗,為此支付了50萬人民幣的代價,然后把目光定在了適合培育蘭花的藥王谷的后山
這里面積廣闊,氣候適宜,更重要的而是,從未歷經(jīng)開發(fā)的大山上,有著常年落葉覆蓋的肥沃的黑沙土,這種土壤和氣候,簡直就是培育君子蘭的絕佳場所。
最初接受師傅的安排,想著要為藥王谷找到門派的出路,因為世事的變遷,再不與時俱進,門派的發(fā)展就將面臨更大的困境了,因此趙一理希望以高端經(jīng)濟作物的培植,來走出師門中興的第一步,之后如何發(fā)展,就要看今后的機緣了。
妥善安頓好了這5萬棵花苗,眾人也逐漸的明晰了小師弟所圖的大事,一塵道長看著沉著自信的小弟子,一出手就是這么大的手筆,并且還將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路清晰展示在面前,此時大家看待他的眼光自然就完全不同了,最開始大家還質(zhì)疑師傅非要收小師弟為徒的做法,現(xiàn)在看來,師傅他老人家還真是高瞻遠矚,最起碼如果真如小師弟對于這批蘭花經(jīng)濟價值的判斷,修繕山門的錢,肯定是能夠賺回來的了。
因此晚膳中,老懷大暢的師傅,難得的讓大師兄開了兩壇用山果以山門獨特秘方自釀的酒。
大師兄拍開封泥,一股濃濃的酒香瞬間飄出,還未等沾唇就讓人沁入心脾了,前世做了多年的酒鬼,使得趙一理聞到酒香立即食指大動,連忙站起來給師傅師兄倒酒,結(jié)果云秀以今天是師門的大日子為由,也要了滿滿的一碗顏色青青的女兒紅。
眾人喝了好多,聊了好久,三師兄都感慨,似乎近三年來都沒講過這么多的話了,很快師傅有點喝高了,就有意無意的講起,這幾壇酒是在云秀小師姐最初上山的時候埋下的,一晃也快8年多了,眾人也聊起了為何三個師兄都是出家修行,而云秀卻是一直是入世修行。
結(jié)果,久已不飲酒的趙一理和云秀雙雙醉倒,這邊就先不做細表了。
第一更送到,想知道這種酒的秘方么?投推薦票吧,求收藏,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