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漢和孫子養(yǎng)了三條狗,都是比較生猛的獵犬的雜交品種,體態(tài)生猛,卻忠心耿耿得很,本來杜飛每次上山都帶著其中的某一條狗的,不知為何,老漢出門幾次,望了望外面都沒有動靜,最讓他心不安的,卻是無意中的一瞥,家里的三條狗,一只不剩的老老實實的待在家里,這下讓老爺子本來還算是有些篤定孫子或許只是走得慢了一些的想法,搖擺不定了起來。
犬吠,是有客人來了。
杜老漢本就坐立不安,這時候立刻推開了房門,也就直接看見了剛剛走進了院里來的幾個年輕人,而為首的這個男人的背上,卻赫然是自己唯一的孫子——杜飛。
杜飛連忙向爺爺打招呼,做了一下簡單的說明,杜老漢這才恍然,連忙嘴里說道:
“這可怎么好,恩人都到家了,還讓人家背著你個臭小子呢?快點,給我,給我!”
杜老漢連忙緊走了幾步,要將孫子接下來,自己弄回屋去,卻被趙一理輕輕的拒絕了:
“杜爺爺,我是石頭啊,我爸是趙青啊,您不認識我啦?”
“啊,“要說這趙青啊,杜老漢可是一點都不陌生,村子里比較合得來的很少的幾個后生里面,趙青可以說是頭一份的,小伙子心善,人緣還好,更別說近幾年帶著鄉(xiāng)親們搞起了多種經營,家家都致富了,就是自己這樣的沒有參股,沒有出工出力的幾戶困難戶,村里面也是年節(jié)不落的米面油,豬肉供給著,要說這人啊,善心自然得感恩,村里如今這幾百戶人家,從沒齒的老人到咿呀學語的娃娃,又有幾個人不念著趙青的好呢。
老百姓的心就是這么的簡單,你對別人好,別人自然會記在心里。
而趙青這個小名石頭的娃娃,杜老漢就印象不如對趙青的深刻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對石頭的熱情。
“我看看,還真是石頭啊。”老爺子靠近了些,仔細的看了看趙一理的模樣說道:
“都長這么高了,我記得沒錯的話,你比杜飛還小幾歲呢吧,這家伙,都這么大了。好啊好啊,那就放杜飛那屋去好了,在西屋?!?/p>
愛屋及烏嘛,趙青都這樣了,他兒子自然也不是孬種,得,這老漢也太樸實了些,呵呵。
趙一理將杜飛往里屋的炕上一放,隨手把炕頭的被子給他放了下來,弄了兩個枕頭,讓杜飛坐著舒服點,起身的時候自然就順勢掃視了一眼杜飛的家。
杜飛的家,是一個兩間屋子的舊式茅草房,和整個村子里普遍新蓋的磚瓦房相比,顯得尤為的突兀。
杜飛說,平時和爺爺每人一間,中間的過堂有兩個鍋灶,既能做飯,同時也用來燒炕取暖用,炕面都是用的河卵石鋪就的,這種構造可以在爐灶里的火滅了很久之后依然可以保持著合適的溫度,甚至可以讓火炕一直保持溫度到第二天早上,因此這種火炕睡起來,可是舒服的緊,尤其是對有些風shi、寒腿性質的人特別的有效。
只見草簾一掀,杜老漢手里兩個藤編的大碗,幾樣山果、干活,呈現(xiàn)在了大家的面前!(未完待續(xù)。)
ps: “嗷嗚!”
這一聲狼嚎,似乎道盡了狼群失去一員的悲涼與滄桑。
山腳下都可以清晰的聽見這一聲狼嚎。
只見草簾一掀,杜老漢手里兩個藤編的大碗,幾樣山果、干活,呈現(xiàn)在了大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