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鄙蚴险嫘目渲?,細看時卻留心到下面的落款,崔玉瑩。
沈氏頓時一愣,她雖然自幼跟著父親識字念書,但十來歲時,父親還特意請了崔先生過來教導(dǎo)她。主要是當時京中未出閣的女兒幾乎都受過崔先生的教導(dǎo),當時沈父滿心想著如何給她嫁個好人家,也隨大溜的把崔先生請來教了她一年。
一同受教的除了沈氏外,還有兩個表妹,圖方便都在一起念書。沈氏當時年齡還小,對于未來充滿了迷茫,父親中舉帶著一家人入京為官,剛剛進入京城社交圈中,對于京中的一切都那么陌生,父母又一直希望她能嫁個好人家,她自己都不知道將來在哪里。
崔玉瑩教的很認真,一年時間里,很深的師生情誼說不上,相處的也算愉快。讓沈氏現(xiàn)在想,她跟崔玉瑩有些地方很相似,又有根本區(qū)別,崔玉瑩的終身不嫁在這個時代里太反抗了。而她則是在守著大規(guī)則的情況下讓自己過的更好。
“大姐認識我姑母?”崔正均疑惑的說著,崔玉瑩教的應(yīng)該都是名門閨秀吧。就他所知的韓家兩位姑娘,一位給狀元公當了填房,另外一位再嫁嫁到了何家。沈氏要是跟她們有差不多的娘家背景,怎么也不至于到淮陽來經(jīng)商。
沈氏笑了起來,看向崔正均的神情十分感嘆,道:“真是山水有相逢,當年在京城我曾受崔先生教導(dǎo)過一年?!?/p>
崔玉均顯得更驚訝了,昨天路遇沈氏時他就覺得沈氏氣度不凡,但怎么也沒想到她竟然是京中名門閨秀,就按道理說就是道家中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也不至于讓女兒拋頭露面。心里有幾分好奇,但這話也不好問,只是道:“那還真是機緣巧合?!?/p>
“怎么也沒想到還會在這里遇到以前故人?!鄙蚴险f著,又問:“崔先生墳在何處,師生一場,我想到先生墳上看看?!?/p>
“就在城外山上?!贝拚f著。
沈氏嘆口氣,未嫁女不能入祖墳,靈柩也不能運回家鄉(xiāng)去,只能在外頭葬了。問清楚地方,初三清明她肯定會去上墳。
兩人說話間沈強來了,沈強來的時候還滿臉不服氣,沈氏也沒說其他,只把合同拿給沈強看。沈強看完當即不吭聲了,他來簽不定來,沈氏過來就談妥了。兩人簽字畫押,本想直接去衙門公證,結(jié)果都到中飯時間了,崔正均喚婆子去外頭置辦了酒菜請沈家姐弟吃飯。
沈氏想著崔正均正守著孝,本想推辭,卻又沒推過。便又吩咐婆子,不用酒菜只在家中隨意收拾素菜就好,這跟守了一,兩年后還不同,崔老爺估計才過百天。
四菜一湯端上來,全是素食,更說不上精致,沈氏和沈強卻都不挑剔。席間沈氏又把崔正均重新介紹一回,雖然說不上他鄉(xiāng)遇故知,但總比路人甲強的多。沈強聽得也是一臉驚訝,脫口就問:“崔家在京中雖然說不上高門大戶,但也是名門望族,怎么會來到此處?”
沈氏在桌子下面踩了沈強一腳,要是家中過的好誰會背景離鄉(xiāng),崔家在京城名聲也許不壞。但看看崔玉瑩也能知道,要是崔家夠重親情,崔玉瑩守著京中親兄長,也不至于來淮陽養(yǎng)老。
沈強當即明白自己說錯話了,嘿嘿一笑,然后低頭吃飯。崔正均卻是無所謂笑著道:“父親乃是家中庶出,書讀的也不好,分家之后就拿了銀子出來到淮陽過活?!贝蘩蠣斉R終之時有交待,要是崔正均能夠科舉揚名以后回京沒什么,要是沒有,那就一直留在淮陽,拋下京中本家也無所謂。
沈氏笑笑沒接這個話題。
飯完沈氏就坐車回去了,沈強和崔正均先去把店鋪東西交接了,又到衙門公證,半下午的時候沈強一臉歡喜的拿著合同回來了,雖然開頭有點糾結(jié),但合同這么快到手,店鋪盤下來了總是好事一件。沈氏看看公章,確定無誤了這才小心收好。
為了幸慶年后得的新店,晚飯沈強讓婆子加了菜,又要了一壺酒。沈氏心情也不錯,跟著喝了一杯,沈強又道:“馬上就年下了,要不要把布店的伙計招呼著吃酒?”
沈氏想了想道:“還有兩天就過年,年前來不及了,年后再下貼子請吧,還有明天你去伙計里坐坐,把布店的情況細細打聽了。”
談盤店的時候,店里的東西也是一并盤下來的,以庫存量來說,應(yīng)該能撐好一陣子。崔家那些伙計到底能不能用還要再看看,也有必要仔細打聽一下。這樣給東家拿大,一般都有一個帶頭的,這種人技術(shù)再好都不能留下,殺雞給猴看,把他先除了,下面的伙計才能好好干活。
“嗯,明日我就提了酒菜去?!鄙驈娬f著。
沈強出去了一天,回來的時候該打聽的都打聽到了,崔家的伙計一共分兩班,盤店的事崔正均剛剛傳話出去,不過才一天而己就有人鬧上門去。崔正均玩的也絕,開始還開門相迎,后來就直接往外趕人了。
說他一個讀書人不理會店里的事情,現(xiàn)在店己經(jīng)里盤掉,他們愿意給新老板服務(wù)就繼續(xù)做工,不愿意的就自謀出路,領(lǐng)頭伙計的老婆在崔家門口足足鬧了一天,崔正均大門緊閉,根本就不理會。
“姐姐,你說他們會不會來鬧我們?”沈強說著,他本想去伙計家打聽,結(jié)果聽到路人說話,就心過去圍觀,當時怕惹事上身看了一眼就走了。后來他打聽完回來,結(jié)果還在鬧著,整整一天。
沈氏笑著道:“我們每月給許老大十兩銀子是做什么用的,他要是真敢來也好,省得我還得找借口?!币豢薅[三上吊那是女人鬧男人的手段,伙計跑到東家門口去鬧,真是太當自己是個人物了。
到了臘月二十九,再有事沈強也不出門了,雪也是越下越大,門對貼上,把要過來的過年伙計叫上。十來口人,倒也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年。到了初三那天,沈氏吩咐沈強早早備上車,因為要去城外山上,小廝婆子各帶了兩個,沈強本來都要跟著她去,沈氏卻是沒讓。幾個伙計還在家里,沈強都照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