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恒對肖建國的心態(tài)大概也明白,不是他畏首畏尾,而只是在享受到初步的成功后,害怕失敗而已。
“打算什么時候開辟第二市場?”
“這得看公司的盈利了,就從四月份開業(yè)到至今,歷經五個月,總共利潤在五十萬左右。室長你和我們兩個是五五分,你那邊可以得到二十五萬的分紅。我和明明分下來,各自也有十二三萬的樣子。不過我和明明打算這筆錢只把零頭的兩三萬提出來,剩下的十萬放在公司賬面上,用來支撐,下一步的擴張?!?/p>
“這樣,我那一筆分紅也不用給我轉出來,根據之前的股權分配,我們仨進行第一次投資吧!既然你們倆各自留了十萬當做擴張的資金,我這邊也投二十萬進去,保證三方都不受損失。”
肖建國和吳明明各自點頭,他們確實也是這個想法。
公司賺了錢,如果立馬就拿出來花天酒地,那么遲早這個公司會因為不思進取而被強大的競爭對手淘汰。
按照正常的商業(yè)模式,會有外人進行融資,稀釋三人的股份,然后保證公司的快速發(fā)展。
但是當初陸恒提出不接受他那一部分融資,那么自然只能由他們再度進行投資了。
只是相比當初陸恒的首次投資十五萬,這一次,三個人加起來,一口氣就變成了四十萬。可以想象,餓了嗎在這五個月的發(fā)展中,取得了怎樣的進步。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想法嗎?”陸恒平淡的看著二人,他倒是想看看這兩個室友,肚子里還有多少貨。
肖建國不說話了,將話語權交給了吳明明。
吳明明沒有怯場,而是侃侃而談。
“在五個月的管理當中,我發(fā)現接聽訂外賣的電話,是一件極其麻煩且導致人員臃腫的事情。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可以通過某些技術改革,來改善這種情況?!?/p>
“有想法嗎?”
“有一個,只是可能會很麻煩,因為目前市面上至今為止,從沒出現過這種模式?!?/p>
“說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支持的。”
吳明明謹慎的說道:“我想弄一個網站出來,就像淘寶上的那些賣衣服的一樣。只不過我們是賣飯菜,小吃,飲料。而且也模仿那種小店,將各個商家也打造成這種模式。訂外賣的學生,可以在我們網站上下單,支付飯錢,然后那些商家接到訂單,做好飯菜,由我們的快遞員送貨,我們再將飯錢定期返給那些餐廳。這樣一來,我們就避免了中間這個打電話訂餐的流程,即節(jié)約了時間,又減少了人力成本,甚至在長期堅持下來后,我們的公司可以形成一個品牌!”
陸恒笑了,笑得很開心。
原來,自己這兩個室友也很聰明啊!
“這就是我離開崇慶之前,特意來找你們的原因了?!?/p>
吳明明神情一怔,他沒想到陸恒竟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上,這可是他苦思冥想好久,而且還是在計算機系一個學長的建議下,才想出來的點子。
然而看陸恒的表情,似乎,他早已經xiong有成竹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