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你,本官記得你叫許川是吧,今日想求本官辦什么事不成?”
楊昭記得自己親口承諾欠他一個小人情。
“楊主簿誤會了,小的不是來麻煩您,是帶這兩位來辦理戶籍,落戶洞溪村?!?/p>
楊昭又看向李二父子。
此時他們不再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模樣。
雖然還有些瘦弱,但都是相貌端正,自帶一股英氣。
“落戶?”
“他們是因西邊洪澇災(zāi)害,難逃至此,走投無路欲為我家之仆,我想著即便是仆,也該有一個身份?!?/p>
楊昭點點頭。
這種事屢見不鮮。
短時間回不到家鄉(xiāng),沒有生計,要么成為乞丐一路乞討,要么當(dāng)人家的奴仆,仰人鼻息。
楊昭也不想多問,看著李二道:“你們父子是自愿在洞溪村落戶?”
“回主簿大人,是?!?/p>
“既如此,姓名,年齡都說一下?!?/p>
外來者辦理戶籍,每人收取五兩銀子,這錢自然是許川出。
一旦落戶后,他們的后代再上戶籍,就無需銀兩了。
“多謝大人,沒什么事小的就告辭了?!?/p>
辦完事情,許川還要趕回家中。
“等等,本官有件事想問你下,本次逃難過來的流民十分之多,你洞溪村情況如何,可混亂?”
“洞溪村目前還算穩(wěn)定,有需要的富戶會收幾名短工或者仆從?!?/p>
此次災(zāi)害,整個月湖郡涌入不少流民。
各個縣還有郡城都在頭疼該怎么處理這批流民。
楊昭雖非縣令或縣城,但他若是有好的建議被采納,這便是政績。
對于以后升官有極大的好處。
他見許川打扮,便知許家這幾年定然發(fā)展不錯。
畢竟上次見還是粗布麻衣,普通黎庶的樣子。
如今也接近一些富戶家里的穿衣用度了。
因此,他靈機一動,想聽聽從他的嘴里能否有好的見解。
“那你覺得如何安置這些流民為好?”
許川微微一愣,沒想到楊昭會問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