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謂港島名流”開篇,旁征博引幾個根深蒂固望族的發(fā)家史與核心資產(chǎn)領域,然后筆鋒陡轉(zhuǎn):
“反觀近日驟興于輿論之某日籍人士小林天望君,聲動香江,報章漫畫一時無兩,然遍查工商注冊,其名下除一紙業(yè)與一家漫畫周刊社外,竟無一磚半瓦之地產(chǎn)物業(yè),更遑論涉足上市公司董事局之列!
資產(chǎn)幾何,存疑甚深。
此等人物,何德何能與霍氏少掌舵霍震挺先生相提并論,共列名流?”
幾家報紙的角度大同小異,如同幾只看不見的手,同時撥弄著同一根心弦:小林天望?
不過是個花架子罷了。
昨日還覺得他風頭無兩,能與霍震挺掰掰手腕的人們,看著白紙黑字羅列的鐵證,猛然驚醒。
茶餐廳里,擠滿了匆匆對付早餐的打工仔。
油膩的塑料桌上,幾份剛買來的報紙被眾人傳閱。“丟!原來是咁!”
一個穿著工裝的中年男人,腮幫子被剛塞進嘴的菠蘿油塞得鼓起,指著報紙含糊不清地嚷道,“以為那個小林天望有幾巴閉,原來毛都沒有一條!
連個董事都唔系,講出來都笑死人!”
他啜了一口廉價的絲襪奶茶,語氣帶著被欺騙的憤懣和一絲釋然,“早該想到噶,霍家咩根基?
佢咩根基?
蝦米同鯨魚點比?”
同桌另一個年輕些的伙計,翻著《星島》的版面,眉頭緊鎖:“嘖,搞咁大陣仗,又是新報紙又是漫畫周刊,仲以為他幾有米添……原來就是虛火。
霍生那串名單睇落去就硬過石屎墻,壓都壓死人啦?!?/p>
他心里閃過前幾天在《亞洲日報》創(chuàng)刊號上看到的小林天望照片,那副從容自信的樣子,此刻卻顯得那么空,那么不真實。
昨日談論此人時帶的那點敬畏感,如潮水般退去。
半山幽靜別墅區(qū)的早餐桌上,一份《東方日報》被推到一位須發(fā)皆白的富商面前。
老者慢條斯理地戴上金絲眼鏡,目光在霍震挺的董事清單上停留片刻,又瞥了一眼旁邊標注小林天望的空格,幾不可察地搖了搖頭。
他放下報紙,拿起精致的骨瓷咖啡杯,對旁邊的管家輕聲道:“后生可畏,但根基未穩(wěn)便急欲登臺,此乃大忌。
小林天望這條過江龍,性子太急,我知道他的想法。
瞄準霍家斗,以此抬高自己的身價與地位嘛!
霍家根深,豈是小風小浪可撼?而霍家只要真正開始動手,一只手就能把他按死在香江的海灘上……”
言語平淡,內(nèi)心卻已悄然對小林天望蓋了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印章。
九龍城寨邊緣逼仄的閣樓里,一個昨夜還興高采烈和工友討論《龍jup》多好看的小青年,此刻對著鄰居借來的報紙,沉默地盯著那刺眼的“零”字。
原來這個小林天望也不是想象中那樣“大曬”(了不起)的富豪。
他摸了摸口袋里省吃儉用存下準備去報刊亭買新一期漫畫的幾個硬幣,一種淡淡的失望混雜著被報紙權威說服后的茫然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