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終非常圓滿的在朝會上通過了李承乾這個多少有些離經(jīng)叛道的提議。
于是,僅僅兩天時間,長安城里每個坊市的布告欄里,便貼上了一張明晃晃的告示。
“大唐詹事府并禮部,公告,因東宮事務(wù)繁多、人手暫缺……”
公示欄前,眼見著坊官張貼好告示之后,一群老老少少的百姓便湊了過來。
“坊官兒,這寫了個啥?。?!”
“老張趕緊說說,這馬上過年了,怎么又貼告示,我這心里慌慌的!”
“對對對,看見告示總覺著有事要發(fā)生!”
“趕緊念??!”
“……”
一眾坊市內(nèi)的百姓壓根沒拿坊官兒當(dāng)個啥官兒看待。
這不,鬧鬧哄哄的就攛掇著人給大家念一念告示。
畢竟大家伙兒都不識字嘛,你貼個告示,沒人念出來,沒人解釋解釋的話,那貼了豈不等于沒貼?
坊官還真就沒法拒絕。
因為這些事兒,其實就是他的主要職責(zé)來著。
“咳咳……”
清了清喉嚨,坊官兒看著告示欄上的新告示,慢慢念到。
“這新告示呢,主要就是說一個事兒?!?/p>
“太子殿下在城外那個別苑,哦,就是有好些個工坊的那個,招人呢!”
“啥?招人?別苑招人了?”
“在哪兒招?”
“招多少?”
“要干啥的?”
“還是以前的待遇不?”
不得不說,比起國家大事,百姓們最關(guān)心的還是自己兜里的碎銀幾兩。
而且事涉城外太子別苑的工位,那更由不得眾人不感興趣了。
畢竟,大半年的時間了,別苑的福利待遇還有一應(yīng)規(guī)矩,早就流傳出來了。
如果說最開始的一應(yīng)傷殘府兵帶著他們的家屬進去,享受如今的一切眾人尚且覺著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脑挕?/p>
那么之后被收攏的流民,同樣享受到了長安城百姓沒有的待遇,這就讓一應(yīng)自認為天子腳下、天下首善之地的長安百姓破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