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問道:“老先生何時過關(guān)去往銀屏國?”
老人笑道:“這就要走了,吃飽喝足。對了,我學(xué)了些相術(shù),公子請我吃了這么一頓,不如替公子算一卦?公子放心,不收錢?!?/p>
陳平安點頭道:“那就有勞老先生?!?/p>
老人從袖中摸出幾顆先前得手的銅錢,隨手往桌上一丟,捻須沉吟,沉默無語。
陳平安笑著不說話。
老人輕輕以手指挪動桌上銅錢,皺眉道:“公子心善,是福緣深厚之人,但是也要切忌,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老話從來不是空口無憑,聽者莫做道頭籠統(tǒng)語。我看公子此次北游槐黃國,處處可去,唯獨前邊百余里的髻鬟山,去不得,于公子而言,那便是一處無福之地。去了未必有多大的兇險,可若是真遇上了擋路邪祟,節(jié)外生枝,終究不美。”
陳平安笑道:“好,那我就聽老先生的,繞行髻鬟山?!?/p>
老人抬頭笑道:“公子真信?”
陳平安笑道:“老人說老話,豈可不信,反正游歷槐黃國,繞路多走幾步路,又不算什么。”
老人起身贊嘆道:“那我就不叨擾公子了,先行離去,速速出關(guān),算卦一事,泄露天機,總是令人忐忑?!?/p>
陳平安點點頭,“我將這壺酒喝完,也要繞路北上,不會去那髻鬟山自找霉頭?!?/p>
老人帶著木訥徒弟一起離開碧山樓。
陳平安喝完了那壺本地特產(chǎn)的蠅拂酒,下樓去結(jié)賬的時候,愣了一下,然后笑著搖頭,連酒帶菜給了足足二十兩銀子,原來那說書先生下樓的時候,偷偷帶走了兩壺碧山樓鎮(zhèn)店之寶的二十年陳釀,說是樓上坐著的朋友幫他結(jié)賬。陳平安也不太上心,因為此人身份已經(jīng)不用多猜了,省去一樁心事,不用分心耽擱修行,多掏十幾兩銀子,還是很劃算的。
最后陳平安真的就繞過了那座髻鬟山,山中多疊瀑,本是一處想要去瀏覽的山水形勝之地。
————
髻鬟山中。
一座供人歇腳的半山行亭中。
一位腰間纏繞青玉帶的年輕男子,臉色鐵青,身邊是葉酣、范巍然與一位寶峒仙境的二祖婦人。
正是僥幸逃過一死的夏真。
夏真怒吼道:“老東西,你為何壞我大事?!我都已經(jīng)明確告訴你,已經(jīng)寄信給中部那位大劍仙,此人是姜尚真的同伙,哪怕姜尚真躲在暗處,一樣要心驚膽戰(zhàn),畏畏縮縮!你這次嚇跑了魚餌,一旦大劍仙動怒,你真當(dāng)自己已經(jīng)煉化了先天劍丸,躋身上五境?!你是蠢嗎?我已經(jīng)立誓,那把半仙兵歸你,我只求他身上其余物件,你還不滿足?!非要我們雙方都一無所獲才開心?”
遠處一座山頭,一位儒衫老者微微一笑,一位說書先生和神色木訥的青壯漢子,出現(xiàn)在他身側(cè),然后身形重疊,變作一人。
應(yīng)該是陽神真身與陰神出竅一起遠游的仙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