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趴在欄桿上的師弟陸沉,則頭頂蓮花冠,肩膀上停著一只黃雀。
昔年白玉京大掌教,道祖首徒,頭戴如意冠,懸佩一枚桃符。之所以能夠代師收徒,當(dāng)然是因為道法最近道祖。
道老二此刻背后仙劍顫鳴不止,霞光流溢出鞘,一個個大道顯化的金色云篆,一一現(xiàn)世,只是金色文字出鞘后,就立即被道老二一身近乎凝為實質(zhì)的磅礴道法拘束,那些道藏秘錄、寶誥青詞內(nèi)容,只能在咫尺之地,一一生滅不定,如任你溪澗游魚無數(shù),生死卻永遠在水。離不開河床天地,偶有游魚跳躍出水,不過是得見天地些許真容一瞬間,終究要落回水中。
陸沉打趣道:“師兄殺氣這么重,小心惹來大玄都觀開啟劍陣,來一次問劍白玉京,咱們那位孫道長,可是忍耐師兄很久了。虧得我替師兄找了個小師弟,不然湊齊五百靈官一事,在第五座天下那邊,估計要拖延好些年,長則三百年,短則百年,終究不美?!?/p>
道老二對此不置可否,白玉京與大玄都觀的數(shù)千年恩怨,老調(diào)常談,無甚趣味,至于五百靈官歸位仙班一事,遲早而已。到時候下個兩百年,他統(tǒng)率五百靈官,攻伐天外,那些化外天魔就要真正意義上元氣大傷,五百靈官也會更加名副其實。
對待那些好像永遠無法趕盡殺絕的化外天魔,白玉京三脈,其實早有分歧,道老二這一脈,很簡單,主殺。
除了去往天外鎮(zhèn)殺天魔,使得一些天魔巨擘,不至于滋養(yǎng)壯大,道老二將來還要親自仗劍橫行天下,統(tǒng)率五百靈官,耗費五百年光陰,專門斬殺練氣士的心魔,要使得那些不計其數(shù)的化外天魔,淪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最終迫使化外天魔不得不合而為三,到時候再由他和師兄弟三人,各自壓勝一位,從此天下太平。
此舉,要比浩然天下的某人斬盡真龍,更加壯舉。
至于那個道號山青的小師弟,道老二印象一般,不好不壞,湊合。
唯一一件讓道老二高看一眼的,就是山青在那嶄新天下,敢主動做事,肯做些道祖關(guān)門弟子都當(dāng)不了護身符的事情。
如今山青在那邊,已經(jīng)使得一家獨大的白玉京勢力,愈發(fā)淪為第五座天下的一處道門孤山水,大致形成了白玉京以一敵眾,與其余所有宗門的對峙格局,恰恰如此,道老二才覺得不錯。
這位被譽為真無敵的白玉京二掌教,只是冷笑道:“我想要一劍砍掉王座牛刀的頭顱,也不是一天兩天了?!?/p>
當(dāng)年師尊故意留它一命,以一粒道種紫金蓮顯化的金甲拘它,迫使它憑借修行積攢一點靈光,自行卸甲,到時候天高地闊,在那蠻荒天下說不得就是一方雄主,從此演道萬年,幾近不朽,不曾想如此不知珍惜福緣,手段下作,要假借白也出劍破開道甲,暴殄天物,這般魯鈍之輩,哪來的膽子要做客白玉京。
道老二不管脾氣如何,在某種意義上,要比兩位師兄弟確實更加符合世俗意義上的尊師重道。
“浩然天下的事情,勸師兄還是別摻和了?!?/p>
陸沉懶洋洋說道:“兵家初祖當(dāng)年何等不可匹敵,還不是落得個尸骸被一分為五,不一樣死在了他眼中的螻蟻手中?”
除了尸骸淪為爭搶之物,兵家老祖兵解后,將魂魄悉數(shù)融入天下武運,為后世純粹武夫鋪出了一條登天道路。這也是為何幾座天下,從不刻意牽引武運去留的原因。那位兵家初祖,有登天之功,又有分裂人族之過,功過不相抵,功德依舊是大功德,所犯過錯依舊要受罰萬年。
至于當(dāng)初分走尸骸的五位練氣士,擱在當(dāng)年古戰(zhàn)場,其實境界都不高,有人率先取其頭顱,其余四位各有所得,是謂老黃歷某一頁的“共斬”。
一位小道童從白玉京五城之一的青翠城御風(fēng)升空,遠遠懸停云海上,朝高處打了個稽首,小道童不敢造次,擅自登高。
青翠城作為白玉京五城之一,位于最北面,按照大玄都觀孫道長的說法,那啥青翠城的名字,是來自一個“玉皇李子真清脆”的說法,類似道祖種植一顆葫蘆藤、化作七枚養(yǎng)劍葫。當(dāng)然青翠城道人當(dāng)然不會承認(rèn)此事,視為無稽之談。
不過青翠城在白玉京道統(tǒng)內(nèi)部,確實有那玉皇城的別稱。青翠城下轄青冥天下七十二地,其中有十大洞天之一、三十六小洞天有二,七十二福地有三、王朝有六,至于山上山下道門宮觀,更是無數(shù)。每一甲子,逢臘月二十五,青翠城城主都會祭出一副鑾駕,巡視天下王朝清流道官之功過得失、考核山川地祇鬼神,鑾駕所過之地,皆在考評勘驗范圍,甚至可以不局限于一城轄境。
所以青翠城是白玉京五城十二樓當(dāng)中,位置不高卻掌權(quán)極大的一處仙府。
而此城之所以如此地位超然,源于白玉京大掌教在此修道歲月極久,而且往往在此傳道天下,無論是不是白玉京三脈道士,無論是人間道官,還是山澤精怪、鬼魅陰靈,屆時都可以入城來此問道,所以青翠城又被視為白玉京最與天下結(jié)善緣之地。
陸沉笑著招招手,喊了句云生快來客氣作甚,小道童這才來到白玉京最高處,在廊道落腳后,再次與兩位掌教打了個稽首,一點都不敢逾越規(guī)矩。在白玉京修道,其實規(guī)矩不多,大掌教管著白玉京,或者說整座青冥天下的時候,真正做到了無為而治,便是大玄都觀和歲除宮這樣的道門重地,都心服口服,哪怕是昔年道祖小弟子的陸沉,執(zhí)掌白玉京,也算順其自然,無非是天下爭吵多些,亂象多些,廝殺多些,天下八處敲天鼓,幾乎年年擂鼓不停歇,白玉京和陸沉也不太管,唯獨道老二執(zhí)掌白玉京的時候,規(guī)矩就會比較重。
道老二瞥了眼小道童的頭頂?shù)拦?,冷冷一笑?/p>
在倒懸山是那魚尾冠,估計是紫氣樓姜氏老祖的授意,算是讓小家伙與他這一道脈賣了個乖。如今重返白玉京,姜云生就換成了青翠城道冠制式,一頂如意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