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路過的人,都會主動與這位老真人打招呼,多多少少客套幾句。
等到那位道號青鐘的淥水坑澹澹夫人,與百花福地花主一同走出,見著了火龍真人的背影,她立即就要繞遠路下臺階。
不曾想老真人轉(zhuǎn)過頭,望向那個體態(tài)臃腫的婦人,笑瞇瞇道:“澹澹夫人腳步沉穩(wěn),貧道捂住耳朵都聽得見?!?/p>
澹澹夫人一把拽住花主娘娘的袖子,一起來見火龍真人。
老真人滿臉遺憾神色,喟然長嘆一聲,道:“貧道還沒去過淥水坑游歷一番,澹澹夫人也不曾去趴地峰做客,這可是貧道心中一樁生平不小憾事啊?!?/p>
澹澹夫人懂了,破財消災嘛。刨開給文廟的那筆,她的私房錢,其實還是有點的。
韋瀅與宋長鏡一同走出。
玉圭宗與大驪宋氏,締結(jié)盟約。
沒有任何誓約,也不需要任何紙面契約。
只是兩人的口頭約定。
比如大驪刑部的粘桿郎,每隔十年就會為書簡湖真境宗,送去不少于十人的頭等修道胚子,一旦躋身地仙,就要擔任大驪刑部各等供奉,為期一甲子,承擔起各種見不得光的秘密任務。
而真境宗也派遣地仙劍修,去往大驪邊軍擔任隨軍修士,每人在行伍中,最少歷練三十年,任何真境宗地仙修士都不得推脫。
亞圣站在文廟大門外的臺階頂部,遠望天幕某處。
經(jīng)生熹平站在一旁,笑問道:“既然不放心,為什么不讓他知道?”
亞圣說道:“他也不是孩子歲數(shù)了,說這些做什么?!?/p>
熹平笑問道:“十分好奇,不當問也要問了,城頭那邊,崔瀺沒罵人?”
亞圣搖搖頭,“沒有。只說他如果早生個一兩百年,人間會少死很多人??上锰?,只有百余年籌劃,必須腳步匆匆,難免捉襟見肘?!?/p>
熹平哭笑不得,繡虎你這還算捉襟見肘?
亞圣想起城頭那邊的最后一幕。
雙方一番坐而論道之后,崔瀺抬起手掌,豎在耳邊,好似在聆聽什么。
仿佛先前天傾之時,風吹散世間所有嗚咽聲,既有浩然,也有蠻荒。
鰲頭山那邊,南光照突然有些心煩意亂,便給自己算了一卦。
君子問災不問福,是那儒家子弟的講究,至于貧富貴賤,宿生有載,壽夭短長,人生分定。南光照也不信這個。
看了卦象之后,南光照一身大汗淋漓,茫然失措,心弦緊繃起來,打定主意閉關,必須閉關去。哪怕文廟這邊讓他趕赴戰(zhàn)場,也要找借口拖延幾年。
百花福地的那位福地花主,回了下塌處,在書案鋪開彩箋,提筆卻不知寫什么,手臂慵懶壓臂擱。
她幽幽嘆息一聲,終究是沒能見著那個失蹤多年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