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心一笑,“料青山應(yīng)如是?”
李希圣轉(zhuǎn)身走向大門,跨過門檻,滿臉笑意,自言自語道:“又是美好的一天。”
但是李希圣一想到京城那邊傳來的消息,他便嘆了口氣,沒辦法,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走著走著,穿廊過棟,年輕男人又自顧自笑了起來,“不耽誤今天的美好?!?/p>
廊道中,一位妙齡丫鬟與他打了個照面,放緩腳步,側(cè)身施了一個萬福,嬌柔道:“大少爺。”
李希圣習慣性放緩腳步,笑著點點頭,并不說話,就這么擦肩而過。
姿色不俗的丫鬟轉(zhuǎn)頭望去,她難免自怨自艾,心中哀嘆一聲,大公子人是不錯,可惜不解風情啊。
若是換成二少爺,一定停下身形,與自己閑聊,還會夸獎幾句自己新買的漂亮頭飾。
她自然不知。
這位李家嫡長孫,確實不解此處風情,但卻深諳別處風情。
如驟雨打枯荷,春風吹鐵馬,美人照銅鏡,將軍佩寶刀,大雪滿青山。
皆是那人眼中的人間美好。
李希圣回到自己院子,院內(nèi)有一座各色鵝卵石堆砌起來的小水池。
李希圣蹲在水池旁邊,低頭望著清澈的池水,里頭就有那尾金色過山鯽,搖頭擺尾,逍遙忘憂。
很難想象,這座有模有樣的水池,全是李寶瓶一個人的功勞,小姑娘每次偷溜出門,大多會去龍須溪那邊撿取石頭,日積月累,幾塊幾塊往家里搬,后來有天李寶瓶突發(fā)奇想,看著角落堆積成山的石頭,就要給大哥打造出一座可以養(yǎng)魚養(yǎng)螃蟹的水池,李希圣對此阻攔不成,只好幫著出謀劃策,但是從頭到尾,干活全是李寶瓶一個人,李希圣這個大哥想幫忙,她還死活不樂意。
李希圣看見一塊青石板底下,有個探頭探腦的小家伙,笑瞇瞇道:“你們兩個,好好相處,不許打架。”
李希圣站起身,去往懸掛匾額為“結(jié)廬”的小書齋,開始鋪紙研磨,提筆作畫。
是一幅古意濃濃的雪壓青松圖。
放下毛筆后,李希圣抖了抖手腕,開始低頭端詳著這幅畫,墨汁未干,墨香撲鼻。
最后他朝著那幅畫輕輕吹了一口氣。
畫中青松如遇強勁罡風,竟是颯颯作響,枝頭積雪瞬間消散。
————
阮秀歡快回到鐵匠鋪子,沒在劍爐找到她爹的打鐵身影,找了一遍,發(fā)現(xiàn)他竟然在檐下竹椅上喝悶酒。
阮秀奇怪問道:“爹,不打鐵嗎?”
中年漢子搖搖頭。
打個屁的鐵,今日不宜鑄劍。但如果是打陳平安,漢子倒是一百個愿意。
阮秀坐在一旁,“爹,今天忘了給你捎壺酒回來,明天去鎮(zhèn)上,我肯定給你買壺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