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簡而言之,就是黃洲之死,專門負責這類事務的隱官一脈,兩位劍仙都不愿太過追究,但是黃洲到底是不是妖族奸細,并無定論,最少沒有確鑿證據(jù)。故而你陳平安打殺黃洲,可以不受責罰,但是隱官一脈,還有他王宰,絕對不會幫忙證明清白,以后任何風言風語,都需要陳平安自己承受。言語最后,王宰也說了些黃洲在街巷那邊的事情,他會負責收尾,照顧撫恤一些老幼,稍稍勞心勞力而已。
陳平安好奇問道:“不偏不倚,為何如此?”
王宰以心聲說道:“我家先生,與茅先生是故交好友,曾經(jīng)一起遠游求學,一直以茅先生未能去禮記學宮砥礪學問,視為生平憾事?!?/p>
陳平安心中了然,抱拳作揖。
王宰只得還以揖禮。其實此舉不太合適,只不過自己先前那點心思,未必逃得過隱官大人與竹庵、洛衫兩位劍仙的法眼,也就無所謂了。
王宰突然笑道:“聽聞陳先生親自編撰、裝訂有一本百劍仙印譜,其中一枚印章,篆文為‘日以煜乎晝,月以煜乎夜’。我有個同窗好友,名字中有煜字,剛好可以送給他?!?/p>
稱呼年輕人為陳先生,君子王宰并無半點別扭。
陳平安笑道:“我與晏琢打聲招呼,王先生若是不嫌棄綢緞鋪子的脂粉氣,只管自取。若是覺得麻煩,我讓人送去王先生的書齋,稍稍勞力而已,連勞心都不用?!?/p>
王宰笑著點頭,“那就有勞了。若有邊款與署名,更佳?!?/p>
陳平安說道:“舉手之勞。”
王宰問道:“知道為何我愿意如此?其實我大可以保持沉默即可,就已經(jīng)心中無愧先生與茅先生的友誼?!?/p>
陳平安搖頭道:“不知?!?/p>
王宰感慨道:“不知才好,大善。”
王宰告辭離去,儒衫風流。
陳平安回了寧府,先在演武場那邊站立片刻,看著寧姚在涼亭中修行,哪怕只是遠遠看著,也是一幅美好畫卷,足可悅暢心神。
此后才回到自己的小宅廂房,陳平安繼續(xù)刻印章,那部極為粗糙的百劍仙印譜,以后肯定還要重新裝訂一本,百劍仙印譜,又不是真的只有一百枚印章。
桌上先前那百余印章,都已經(jīng)被晏琢一股腦拿去鋪子,當那鎮(zhèn)店之寶了。
這會兒擺在桌上的,依舊是素章居多,刻字印章寥寥無幾。
對于陳平安而言,刻章一事,除了用以靜心,也是對自己所學學問的一種復盤。
此外,如何將自己的那點學問,以幾字十幾個字,連同材質(zhì)普通的印章“送”出去,并且讓人心甘情愿拿走,甚至是專程花錢買走,難道是一門小學問?其實很大。
劍氣長城歷史上,禮圣與亞圣兩脈的那么多圣人、君子賢人,一位位來而復走,甚至有些就戰(zhàn)死在了南邊沙場上,難道那些浩然正氣的讀書人,不希望劍氣長城這邊,有那瑯瑯書聲?只不過各有苦衷,各有為難,各有束縛,使得他們最終無法真正推廣開來儒家學說。當然陳平安也不覺得自己有這份本事,一樣只能做些眼前事,手邊事罷了。
陳平安手持刻刀,緩緩刻下一枚印章篆文,觀道觀道觀道。
先前董不得與幾位朋友的私家藏書印,陳平安其實一開始不太愿意接下生意,但是寧姚點頭,他才點的頭。
有些事情,不是自己風高月明,就可以全然不去注意。
當然董不得故意當著寧姚的面,與陳平安提及此事,也是董不得的聰明之處。
那幾方美玉私章,陳平安刻得規(guī)規(guī)矩矩,在雅致與文氣兩個說法上,多下功夫。既然是實打?qū)嵉馁I賣,就得童叟無欺,先前與董黑炭在鋪子那邊喝酒,就說他姐姐覺得很不錯,以后有機會還會幫著拉攏生意,但是她董不得要抽成,只不過陳平安婉拒了。董畫符也無所謂,本就不希望自己姐姐隔三岔五往寧府跑,跑多了,天曉得又要傳出去什么混帳話,吃苦頭的,會先是陳平安,但最后苦頭最大的,肯定還是他董畫符,陳平安在寧姐姐那邊受了氣,不找他董畫符算賬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