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和白白得了一壺酒的阿良離去之后。
酒樓那邊,老劍修落座后,撫須而笑,“整個劍氣長城,誰能像我這樣討債,讓阿良都擺出了這么大的陣仗來躲債?你們啊,是跟著沾光了,所以今兒我就不掏錢了,你們誰來結(jié)賬?”
阿良走在路上,喝著那壺別人非要送攔都攔不住的仙家酒釀,突然說道:“那件大事,與寧丫頭說過了嗎?”
陳平安點頭道:“緣由后果,一五一十都與她說了,我覺得越是親近人,越該把事情講明白?!?/p>
阿良笑道:“難怪文圣一脈,就你不是打光棍,不是沒有理由的。”
陳平安笑著不接話。
到了酒鋪那邊,生意興隆,遠勝別處,哪怕酒桌不少,依舊沒有了空座。蹲著坐著路邊喝酒的人,茫茫多。
阿良就跟陳平安蹲在路邊喝酒,身前擺了一碗面,一小碟腌菜。
四周喧鬧,到了這座鋪子喝酒的大小酒鬼,都是心大的,不心大,估計也當不了回頭客,所以都沒把阿良和年輕隱官太當回事,不見外。
阿良手托酒碗,夾了一筷子菜,打了個激靈,真他娘咸,趕緊卷了一大筷子陽春面。
聽著某些家伙吹噓這兒酒菜得勁,好些個剛被拉來這邊喝酒的人,久而久之,便覺得酒水滋味好像真是不錯了。
阿良就納了悶了,如今給人當托兒不收錢???
陳平安雙手捧住酒碗,小口飲酒,喝完一口酒,就望向大街上的熙熙攘攘。
來來去去,走走停停,悠悠匆匆。
身邊人,可能明天離去。遠游人,可能明天回鄉(xiāng)。
四得其三
林君璧沒有想到龐元濟也是個大嘴巴,自己要走的事情,隱官一脈其他劍修都知道了。
這天拂曉時分,林君璧簡簡單單收拾了包裹,先逛了一遍避暑行宮,最后回到了大堂那邊,將一張張桌案望去。
對于不知山下寒暑的修道之人而言,短短幾年歲月,不過彈指一揮間,林君璧卻感覺在這里做了好大的一場夢,竟是有些舍不得夢醒。
林君璧搖搖頭,收斂思緒,只覺得就這樣不告而別,也不錯。
不曾想一位位劍修御劍而至,除了年輕隱官,都到齊了,就連郭竹酒都拎了個鑼鼓過來。
林君璧正了正衣襟,向眾人作揖致謝。
劍氣長城為朋友送行需飲酒,是規(guī)矩,一行人去了二掌柜的酒鋪飲酒,大清早,猶有座位,人人都是小酌,送別酒,往往不會豪飲,點到為止,林君璧與大掌柜疊嶂討要了一塊無事牌,已是金丹劍修的白衣少年,寫了一句“林君璧飲過此酒,三年破三境而已”,親自掛在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