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十六就大致聊了些重返浩然天下后的境遇,去落魄山,問拳于天,之后南下老龍城,再去了桐葉洲,在一處福地收了個嫡傳弟子,最后去了趟蠻荒天下,到了那座劍氣長城,剛好與師兄左右重逢,就一起來到中土文廟。
約莫半炷香功夫,陳平安豎耳聆聽,期間只是詳細詢問了兩事,桐葉洲的鎮(zhèn)妖樓,以及那個君倩師兄的那位開山大弟子。
輪到左右,則話語不多,就一句話,“離開浩然天下后,在天外與人廝殺,都沒死?!?/p>
陳平安小聲問道:“蕭愻如今身在何處?”
左右說道:“被砍到了青冥天下?!?/p>
陳平安無言以對。
那位劍氣長城上任隱官的蕭愻,是十四境,劍修。
即便蕭愻的十四境,不是劍修追求的合道人和,那也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十四境。
而十四境修士的厲害,陳平安剛剛在夜航船那邊領教過。
在師兄左右嘴里,與一位十四境劍修的捉對廝殺,好像就是相互換劍的事情,各砍各的,砍死為止……
一時間陳平安有些后悔,因為記起了當年在劍氣長城的練劍過程。
左右說道:“曹晴朗治學嚴謹,心思澄澈。裴錢習武勤勉,沒有浪費她的天賦。兩人都很尊師重道。你收取的兩位學生弟子,都不錯?!?/p>
言下之意,學生的先生,弟子的師父,就未必“不錯”了?
陳平安取出一壺壺酒水,給先生和師兄們一一遞過去。
老秀才揭了泥封,雙手捧住酒壺,仰頭喝了一小口,笑瞇起眼,輕輕點頭,才一小口酒水,老人便有些陶醉醺醺然。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君子不恤年之將衰,而憂志之有倦。
眼前三位弟子,都讓先生只覺得自身學問淺薄,沒什么可教的了。
甚至一個一個都太好,連先生叮囑他們要照顧好自己,都顯得有些多余。
一條文脈衰落之際,被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
左右劍術是高,才情也高,卻受限于自身性情。
君倩其實學問不差,脾氣也好,適合傳道授業(yè)解惑,卻終究受限于那個異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