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陌突然愧疚道:“早知道是這樣,我就答應(yīng)靈椿道友了。”
崔東山轉(zhuǎn)頭,笑問道:“怎么說?”
原來是道號靈椿的上宗掌律長命,之前在風鳶渡船上邊,她想要為新收的嫡傳弟子納蘭玉牒,就跟小陌購買幾種已經(jīng)失傳的上乘劍術(shù),價格隨便小陌定,她可以用一袋袋的金精銅錢來換。
小陌覺得自己都是上宗的記名供奉了,哪里好意思收錢,為納蘭玉牒傳授劍術(shù)一事,就是一句話的小事,如何婉拒都不成,小陌只得撂下一句狠話,若要給錢,就不給劍譜了。
結(jié)果掌律長命還真就不要劍術(shù)了。
反正花錢購買劍術(shù)一事,她本就是廣撒網(wǎng)。
崔東山打趣道:“小陌啊小陌,你也就是太實誠太耿直了,這種事情豈可死板,與長命姐姐隨便討要個一袋半袋的金精銅錢,劍術(shù)也送了,人情也有了,兩全其美。”
小陌虛心受教,點頭道:“我還是未能真正入鄉(xiāng)隨俗?!?/p>
崔東山說道:“我有個建議,次山謫仙峰的山腳那邊,不是有條青衣河有個落寶灘嘛,回頭我送給你當修道之地,搭個茅屋什么的,你就在那邊定時傳道?!?/p>
小陌有些為難,“小陌只能說是境界尚可,可這論道一事,何等大事,委實是道行淺薄,為人授業(yè),估計只會貽笑大方。又有公子和崔宗主珠玉在前,小陌哪敢為人師。”
在遠古時代,不論“道人”是何種出身,“傳道”二字,分量之重,無法想象。
修道,證道,得道,傳道。
四者缺一不可,才算一位真正的“道人”。
所以先前在桃源別業(yè)那邊,自家公子與那個名叫蘆鷹的元嬰修士,無償贈予十二字。
靜思敬事警世,休道修到修道。
簡直就是說到了小陌的心坎里去。
修道之人需要靜心思慮,敬重天地萬事萬物,同時還要對這個世界懷有警惕,所以不要輕易說自己已經(jīng)修出了一個大道。
還差得遠呢。
崔東山抬起雙手,分別握拳,最后掌心相對,輕輕一拍掌,笑道:“那先生有沒有跟你說過,為人既不可妄自尊大,目中無人,看輕他人,也不可妄自菲薄,心中無我,看輕自己。只有不走極端,才算君子,才算正人?!?/p>
小陌點頭道:“有理?!?/p>
其實崔東山還有件事沒有多說。
此地舊主是田婉,那么她的師兄鄒子,就一定走過這座洞天遺跡,一旦先生可以隨意行走在光陰長河當中,未來就可以找機會與鄒子問劍一場。
雖說不一定能做成,但已經(jīng)不是什么絕無可能之事。
千山萬水,都擋不住、敵不過先生腳上的那雙草鞋。
小陌說道:“離開這里后,等風鳶渡船返回仙都山,我就去找靈椿道友,討要幾袋子金精銅錢。”
崔東山點頭道:“如今想要購置金身碎片一事,不太容易,寶瓶洲那邊,就不用想了,大驪朝廷不會有任何遺漏的。就算有人賣,也會是天價。桐葉洲這邊,再加上那個扶搖洲,興許還算有點機會,那些山水神靈金身破碎后,當年未必全部被蠻荒軍帳搜刮殆盡,不過也只能算是些小漏可撿,經(jīng)過這些年的休養(yǎng)生息,山上山下都已經(jīng)緩過來了,一個個鬼精鬼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