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鹿銜芝即將到達(dá)仙都山渡口。
首席供奉劉宗臉色慘白,但是一身精神氣極好,就是走路腳步不穩(wěn),跟喝了酒差不多。
所以在一行人下船后,劉宗就沒有跟著下船,因?yàn)檫@艘鹿銜芝馬上就要啟程返回大泉蜃景城。
陳平安帶著姚老將軍和姚仙之一起走上青萍峰。
渡船重新升空后,劉宗離開船頭,來到渡船一樓的某間屋子,輕輕敲門,喊道:“陛下?!?/p>
跨過門檻后,大泉女帝已經(jīng)坐在桌旁批閱奏折了,屋內(nèi)一位侍女正在直腰踮腳,動作輕柔,關(guān)上窗戶。
登山時,陳平安與老將軍一路閑聊。
聊起了一些山水見聞和故人故事。
陳平安就有些想念家鄉(xiāng)和落魄山了。
大概成為自己心目中最神往之人,就是一場證道。
自然而然,陳平安就想起了那個勞苦功高的老廚子。
可能在朱斂心里,就像住著一個永遠(yuǎn)不會長大的孩子,叫江湖。
補(bǔ)缺
上山之前,姚仙之想要將狐裘給爺爺披上,陳平安笑著搖頭,眼神示意不用如此麻煩。
之后姚仙之就發(fā)現(xiàn),在這化雪時分,積雪皚皚,銀裝素裹,山凍不流云,偏偏山風(fēng)和煦,讓人不覺得絲毫寒意,而且腳下這條山路的積雪,早已自行消融,就像有山神在無形中在為三人“凈街”開道。
老人興致頗高,笑道:“上大山?!?/p>
一輩子戎馬生涯,在大泉邊關(guān),除了偶爾幾次入京覲見皇帝,幾乎就沒怎么挪窩,既不曾負(fù)笈游學(xué),也不曾與誰訪勝探幽,老人真正踏足的名山大川,屈指可數(shù)。
遙想當(dāng)年,邊關(guān)少年斥候,輕騎逐敵,雪滿弓刀。每逢河面冰凍,馬蹄踩在其上,有碎玉聲響。
姚仙之小聲提醒道:“陳先生,我們就只走一段山路,不能由著爺爺?shù)男宰?,一直走到青萍峰?!?/p>
就像陛下私底下與他跟姚嶺之說的,如今爺爺就是個老小孩。
陳平安笑道:“放心,我來把關(guān)?!?/p>
老人難得沒有說些倔強(qiáng)話,只是緩緩登山,隨口問道:“平安,你說凡俗夫子登高山,是不是就跟你們仙師御風(fēng)差不多,都是一再高舉,看那天地方圓?”
陳平安說道:“本質(zhì)上差不多吧,不過傳聞青冥天下的某些山巔大修士,很有閑情逸致,還會相約上高寒,酌酒援北斗,不像我們浩然天下,白玉京那邊也不太管?!?/p>
老人笑問道:“你小子呢,以后會不會如此作為?”
陳平安笑道:“只要境界足夠,也想去看一看?!?/p>
姚仙之記起邸報(bào)上的拖月一事,好奇問道:“蠻荒天下的那輪皓彩明月,很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