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陳平安和陸沉,如果雙方能夠各憑本事,精準算出此事的走勢,全然無所謂一位老觀主的存在,隨后行事毫無顧忌,那就與我盧生無關(guān)了。
陳平安得知倪夫子要這邊逗留,便順水推舟,建議倪夫子擔任黃粱派的記名客卿。
倪元簪對此倒是無所謂,稍加思量,就答應(yīng)下來,笑道:“姜家主和云窟福地那邊,就有勞陳山主幫忙美言幾句了。”
陳平安點頭道:“想來問題不大,我會親自書信一封寄給姜氏祠堂?!?/p>
此外,陳平安還為婁山留下了一部親筆抄寫的“道書”,托付倪夫子轉(zhuǎn)交高枕。
就說是一位山上的前輩,曾經(jīng)在此修行,此下此書,靜待有緣人。
至于能否水到渠成,陳平安也不敢確定。機緣一事,從來難定。
陳平安與郭竹酒聊了一會兒,就準備離開婁山返回桐葉宗了。
陸沉蹲在檐下,笑嘻嘻看著青衣小童。
陳靈均就躲到自家先生身后,默默告訴自己什么都別想。
年輕皇帝找到高枕,與這位高掌門由衷道謝一番,再致歉一番,就離開了婁山。
夢粱國西岳菘山梅山君,與望月江水神娘娘納蘭玉芝,當然需要負責護送皇帝回京。
這趟都沒有真正參加觀禮的登山之行,對于年輕皇帝而言,算是極其意外之喜了,可謂滿載而歸。
因為陳靈均會擔任夢粱國皇室供奉,所以等到觀禮結(jié)束,陳靈均就需要走一趟京城了,成為一國皇家供奉,不是小事。
何況如今又多出一道流程,需要在大伏書院那邊報備錄檔。
高枕和婁山祖師堂那邊,得知一位玉璞境劍修,竟然愿意擔任黃粱派的記名客卿,當然是喜出望外。
至于那本“道書”,高枕更是知曉輕重和山上規(guī)矩,不會的大肆宣揚,只會繼續(xù)擱放在某個書架角落,當真靜待有緣人。
高枕也與那年輕隱官說了一番誠摯言語,“陳先生其實無需如此的,這等機緣,明明就在眼皮子底下擱著,但是我們黃粱派都錯過多少年了,無論是陳先生,還是那位李槐,無論是偷偷取走此書,還是正大光明帶下山去,我不敢說整個黃粱派修士心中都無任何怨言,只說我高枕,絕對不會有任何非分之想。”
陳平安笑道:“正因為高掌門能夠說出這番話,我才會將這本書交給高掌門,并且相信黃粱派某一天會有某人,可能得到這份機緣?!?/p>
高枕也不再矯情言語,只是感慨一句,“如果人人都能如此修行,山上就是真的山上了吧?!?/p>
那個名叫陸浮的年輕道士使勁點頭道:“誰說不是呢?!?/p>
與此同時,年輕道士還伸手按住身旁青衣小童的腦袋,陪著自己一起小雞啄米。
青衣小童咧嘴一笑,忍了忍了。
等到陸掌教返回了青冥天下,再做計較。
大年三十,落魄山。
年夜飯之前,暖樹已經(jīng)忙碌了一整天,今兒一大早,天還沒蒙蒙亮呢,粉裙女童就開始將落魄山上所有的宅子給打掃了一遍,忙完之后,再挽著個竹籃,與朱老先生一起走下山去,到了山門口,暖樹先與仙尉道長打聲招呼,再懸好那枚龍泉劍宗的劍符在腰間,這才御風去小鎮(zhèn)。除了老爺在泥瓶巷那邊的祖宅,暖樹還要去小鎮(zhèn)最東邊那棟宅子,鄭先生遠游未歸,房子空著很久了,而且今年劉羨陽不在家鄉(xiāng)這邊過年,帶著余姐姐去了龍泉劍宗新址那邊,劉羨陽就早早將鑰匙留給了落魄山的小管家暖樹。與老朱先生一起忙完這些,也就到了下午,就得幫著老爺去上墳,竹籃里邊,除了擱放一把香,還有一只白瓷盤子,里邊擱放幾片豆腐,一塊肉,糯米糕點,都是朱老先生在山上早就準備好了的,雖說老爺家鄉(xiāng)這邊,一直有那女子不上墳的講究,但是朱老先生說沒事的。以前裴錢和小米粒在山上的時候,她們一貫是形影不離的,就會一起忙碌,今年她們都去了桐葉洲仙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