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韓澄江,恭敬答道:“正在編撰兩本書籍,分別暫名為《百家雜鈔》和《警言聯(lián)璧》?!?/p>
韓澄江讀書很雜,將自己看書過程中的序跋、詔令和那列傳典志祭文奏議等,分門別類,抄錄整理。每遇先賢嘉言警句,不問古今,隨手輒記,韓澄江就再額外將這些語句單獨拎出來,又分成治學、存養(yǎng)、處世和文藻等十類,條分縷晰,編訂成冊。
韓老爺子笑著點頭,“那就是類似兩吳選定的《古文觀止》,和那陸湘客的《醉古堂劍掃》了。”
韓澄江說道:“就只是拾人牙慧了?!?/p>
韓老爺子擺手道:“兩部書做得好,也不失為成己成人之寶筏,希圣希賢之階梯。回頭把草稿給我看看,幫你把把關(guān)。以后若能版刻出書,記得用化名就是了?!?/p>
韓澄江答應(yīng)下來。
老人突然笑道:“李柳,澄江寫得一手好字,槐黃縣城祖宅那邊的春聯(lián)?”
孫子韓澄江的書法,確實極具功力,深得當今天子青睞,故而花翎王朝每有御制碑版,必然讓韓澄江提筆書寫,在擔任總編纂官之前,就連皇帝陛下的書齋名,都是韓澄江的手筆。
韓澄江是公認的少年神童,弱冠之齡,就考取了二甲頭名,傳聞這還是韓首輔以“官宦之子不該占天下寒士之先”的理由,與陛下主動請求降低嫡長子韓澄江的殿試名次。故而此次韓首輔返鄉(xiāng)祭祖,尤其還需要見一見親家,皇帝陛下便賜下一柄玉如意,寓意“此次出京往來事事如意”,此外還贈予內(nèi)府孤本書籍百余,當然是專門給韓澄江的。
李柳笑道:“春聯(lián)和福字,都是我弟弟寫的?!?/p>
言語無忌,直來直往。
韓老爺子聞言啞然。
韓澄江看到爺爺臉上這種不常見的表情,忍住笑。
李柳瞥了眼文房匾額,愧怍齋。
取自亞圣的那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而且與門口的那條喬梓巷也算一種呼應(yīng)。
墻上懸一副對聯(lián),鐵畫銀鉤。
風來海立,劍鞘之中有龍氣。
云抱山行,酒杯以外皆鴻毛。
韓澄江輕聲笑道:“爺爺其實不喜歡喝酒,就只是單純喜歡這幅對聯(lián)。”
爺爺年輕那會兒,還曾投身沙場,戎馬生涯十數(shù)年,是一位著名儒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