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境的拳頭有點重
一襲青衫,沿著那條入海大瀆一路逆流而上,并沒有刻意沿著江畔、聽水聲見水面而走,畢竟他需要仔細考察沿途的風(fēng)土人情,大小山頭和各路山水神祇,所以需要經(jīng)常繞路,走得不算太快。
他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從來如此,勞心勞力,不以為苦,但是身邊的人,就可以安心放心,若是年紀不大的,甚至還會身在福中不知福。
大概是生長于市井底層的關(guān)系,陳平安有著極好的耐心和韌性。
陳平安途中遇到了一樁引發(fā)深思的山水見聞。
一次陳平安夜宿于芙蕖國某座郡城隍廟附近的客棧,夜間子時,響起一陣陣唯有修士與鬼物才可聽聞的鑼鼓喧天,陰冥迷障驟然破開,在各路鬼差胥吏的指引下,郡城附近鬼魅依次入城,井然有序,是謂一月兩次的城隍夜朝會,被譽為城隍夜審,城隍爺會在夜間審判轄境陰物鬼魅的功過得失。
陳平安悄然離開客棧,來到郡城隍廟門外,擔(dān)任門神、以防鬼魅喧嘩的兩尊日夜游神,定睛一看,立即躬身行禮,并非敬稱什么仙師,而是口呼夫子,神色十分恭謹。
陳平安抱拳還禮之后,詢問能夠旁聽城隍爺?shù)囊箤彙?/p>
其中那尊日游神立即轉(zhuǎn)身去稟報,得到城隍爺、文判官與陰陽司三位正輔主官的共同許可后,立即邀請這位外鄉(xiāng)修士入內(nèi)。
在大堂上,城隍爺高坐大案之后,文武判官與城隍廟諸司主官依次排開,有條不紊,判罰眾多鬼魅陰物,若有誰不服,而且并非那些功過分明的大奸大惡之輩,便準許它們向鄰近的大岳山君、水神府君上訴,到時候山君和府君自會派遣陰冥官差來此復(fù)審案件。
陳平安沒有直接坐在城隍爺特意命人搬出的椅子上,而是先將椅子擺在了一根朱漆梁柱后邊,然后安安靜靜坐在那邊,一直閉目養(yǎng)神。
當(dāng)有一頭陰物大聲喊冤,不服判決后,陳平安這才睜開眼睛,豎耳聆聽那位郡城隍爺?shù)姆瘩g言辭。
原來那位陰物在生前,是一位并無正式功名的儒家童生,曾經(jīng)在郡城外無意間挖掘到一大批骸骨,被他一一取出,好生安葬起來。陰物覺得自己這是大功勞一樁,質(zhì)疑城隍廟諸多老爺們?yōu)楹我暥灰姡豢梢砸源说窒陨碜镞^,這就是天大的不公,他一定要上訴水神府君,若是府君那邊不予理會,官官相護,他就要拼著失去轉(zhuǎn)世投胎的機會,也要敲響冤鼓,再上訴于芙蕖國中岳山君,要山君老爺為自己主持公道,重罰郡城隍的失職。
城隍爺怒斥道:“世間城隍勘察陽間眾生,你們生前行事,一律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任你去府君山君那邊敲破冤鼓,一樣是遵循今夜判決,絕無改判的可能!”
那頭陰物頹然坐地。
寅時末,即將雞鳴。
城隍夜審告一段落。
陳平安這才起身,繞過梁柱,站在堂下,向那位官袍、補子只有黑白兩色的城隍爺致謝,然后告辭離去。
城隍爺親自送到了城隍廟大門口。
到了門口那邊,城隍爺猶豫了一下,停步問道:“夫子是不是在曲江郡境內(nèi),為進入深山峻嶺開采皇木的役夫,悄悄開鑿出一條巨木下山道路?”
陳平安點頭道:“確實有過此舉,見那道路崎嶇,瘴氣橫生,便有些不忍?!?/p>
城隍爺嘆氣道:“其中兩人本該在送木途中橫死,一人被巨木活活碾死,一人摔落山崖墜死,所以夫子此舉等于救下了兩條性命,那么夫子可知此舉,是積攢了功德更多,還是沾染了因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