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身上斜靠包裹,陳平安還有方寸物與咫尺物。
剛好先前在春露圃老槐街開設(shè)蚍蜉鋪子,騰出了許多位置。
但是陳平安真正想要收集的,卻是被黃師一拳打爛的那尊神像碎木。
在道觀廢墟之中,陳平安的取物動作,不急不緩。
一片片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被率先收入咫尺物當中,與此同時,不斷出手輕輕將道觀廢墟雜物丟到廣場之上,仔細揀選那些神像碎木,一邊尋找碎木,一邊裝載琉璃瓦。相傳白帝城那座琉璃閣,有秘制碧瓦琉璃,層層疊疊鋪蓋在屋脊之上,有那“琉璃閣上瓦萬片,映徹云海如碧波”的美譽。
陳平安收攏了所有神像碎木之后,還裝了一百二十片琉璃瓦,心思就有些古怪起來。
一來抬頭一看,好似道觀廢墟被自己挪了一個位置,從原先遺址搬去了白玉廣場上。
再者那些蘊藉絲絲縷縷水運、而非尋常靈氣的青磚,讓陳平安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
要想收集完道觀屋頂琉璃瓦和地上青磚,恐怕陳平安就算再多出幾件咫尺物都辦不到。
不過對此,陳平安沒有半點糾結(jié)。
而是咫尺物當中,擺放著一些半點不值錢的老物件。
相較于蘊藉一絲絲水運精華的青磚,或是接下來去往那些殿閣樓臺的其它機緣寶物,天壤之分。
陳平安蹲下原地,雙手籠袖。
陳平安仰起頭,伸手摸了摸下巴胡茬,站起身,又盡量多搬了些青磚琉璃瓦。
咫尺物當中的舊物,一件沒丟。
最后陳平安又點燃三炷香,插在道觀遺址的兩塊青磚縫隙當中。
等到燃燒殆盡之后,輕輕吹了一口氣,將些許灰燼吹散。
陳平安挖取青磚,都是整齊一排下手,沒有東一塊西一塊,又抹掉了地面上的挖掘痕跡。
最后連方寸物都沒有放過,與咫尺物一起裝了三十多塊青磚。
想了想,陳平安往自己斜挎包裹里,又裝了一塊青磚和兩片琉璃瓦,沉甸甸的,讓人覺得挺踏實。
于是陳平安又往包裹里塞了兩塊青磚。
這才下山去。
去看看那位心腸最軟的孫道友。
不出意外的話,等到這位孫道友什么時候再找到一件讓黃師都要垂涎的重寶,也就是孫道友身死道消的時刻了。
而這位孫道友在向黃師高呼等我之前,其實以心聲告訴了陳平安一句話:千萬小心那秦巨源,道友最好別再出現(xiàn)了,趁此機會,撿了寶物就跑,越遠越好,命比錢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