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那攤邊少女不生氣,孩子就可以如此行事了嗎?
相較于宋雨燒前輩的那樁江湖慘事,市井上這種“無傷大雅的小事”,好像說重說不得,真要絮絮叨叨個沒完,肯定會給人不近人情的嫌疑。說不定那婦人覺得是在得理不饒人,得寸進尺,真當家族姓氏是好欺辱的?甚至那少女都未必領情。
陳平安掏出那支竹簡,看著左右兩端,視線不斷往中間移動。
上邊已經刻了許多印痕。
陳平安兩只手的左右食指,抵住如同一把尺子的竹簡兩端,懸在空中,轉頭對那個忐忑不安的孩子笑道:“你娘親如此作為,肯定是錯事,你知錯不改,還是不太對,但是呢,在知道這個后,還要明白,世間事,分大小,人生在世,除了對錯,大是大非之外,終究是要講人情的,比如你娘親為何如此做,還不是想要你多讀書,以后成為童生,秀才,舉人老爺,甚至是考中進士?你娘親那么能吃苦的人,難道是為了什么光宗耀祖,為了她穿得好吃得好?想來不是的,只是單純想要你將來過得好,對不對?你娘親為何如此做錯事,你如果明白了,便可以不去多想,她的錯,與對你的好,你已心中有數(shù),接下來就該輪到你了,你讀了書,學了書上的圣賢道理,便是知禮了,那么若是光陰倒流,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么辦呢?”
孩子一直聽得很用心,因為陳平安將道理說得淺,他又是聰慧的孩子,便聽懂了,認真思考后,“我應該將娘親偷來的書本,默默放回陳公子的屋子,然后光明正大地跟你借書,這樣對嗎?”
陳平安點頭道:“我只敢說,在我這邊,已經對了,換做其他人,你可能還得多想一些?!?/p>
小孩子雀躍道:“陳公子,那你不會怪罪我娘了吧?”
陳平安揉了揉那顆小腦袋,“有些錯,是可以彌補償還的,你就這么做了?!?/p>
小孩子使勁點頭,“所以先生告訴我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跟人打生打死都不講幾句話的陳平安,今天竟然跟一個孩子講了這么多,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不過心境又靜了幾分,感覺就算現(xiàn)在馬上去走樁和練劍,都已經沒有問題。
陳平安收起了那支竹簡放回袖子,便干脆再多說了幾句。
“每天必須吃飯,是為了活下去?!?/p>
“在衣食無憂的前提下,讀書講理,不一定是為了做圣賢,而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一些。當然,不一定真的更好,但是儒家圣人們的經典教誨,世世代代君子賢人們的金玉良言,最少最少,給了我們一種最‘沒有錯’的可能性,告訴我們原來日子可以這么過,過得讓人心安理得?!?/p>
那個孩子迷迷糊糊道:“陳公子,這些我就有些聽不懂了。”
陳平安笑道:“我有許多事情,其實也沒想透徹,就像搭建一間屋子,只是有了幾根柱子,離著能夠避風避雨,還差得很遠,所以你不用當真,聽不聽得懂都沒事,以后有問題想不明白,可以多問問學塾先生?!?/p>
孩子笑著起身,拎著小板凳,給陳平安鞠了一躬后,說是要回家抄書寫字了,教書先生可嚴厲了,稍稍偷懶就會挨板子的。
陳平安笑著揮手道:“去吧?!?/p>
陳平安沒有轉身,說道:“把手里的石頭丟掉?!?/p>
身后響起一個稚嫩嗓音,哦了一聲,然后就是石子摔在地上的響動,似乎石子還不小。
一個枯瘦小女孩拍拍手,大搖大擺走到陳平安身邊蹲著,轉頭問道:“凳子借我坐坐唄?”
陳平安置若罔聞,摘下養(yǎng)劍葫,開始喝酒。
小女孩又問道:“你這么有錢,能不能給我一些?你剛才不是說了嗎,要每天吃飯,才能不餓死人。”
陳平安不看她,反問道:“你怎么找到我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