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名遠揚,哈。家喻戶曉,哈哈。
啞巴湖的大水怪,個兒不高,名氣不小。譽滿天下,還不止一座,哦豁哦豁。
至于境界啥的,都是誤會,嘿,小誤會,嘿嘿。
清嘉猶在揣測眼前“小姑娘”的真實道行,莫非真是那種已經(jīng)返璞歸真、擁有道書所謂赤子之心的“得道真人”?
本來就是在巡山,她樂得陪著景清跟鴛湖仙長一起再走一趟霽色峰。
清嘉看著那個在前邊帶路的“小姑娘”,搖了搖頭,落魄山中藏龍臥虎,不值得奇怪,就不去猜這位護山供奉的修為了。
陳靈均突然指了指路旁崖刻,“鴛湖道友,你覺得這幾個字寫得怎樣?”
清嘉看了一眼,點頭贊賞道:“是極見功底的第一等草書,如壯士拔劍,神采飛動?!?/p>
陳靈均早已打好腹稿,立即跟上一句,“就是鄭大風刻的,連我家山主老爺都說他學力不弱,是有童子功的?!?/p>
大風兄弟,我只能幫到這里了。
都說女人一白遮百丑,可憐男子一丑空奈何。
清嘉在心間憋了一個積攢已久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先前她就問過鄭先生,只是鄭先生好像明知答案,卻故意不說,讓她自己到了落魄山再問主人。這個疑惑,就是陳平安為何會選擇“落魄山”作為道場,開山立派之基礎,落魄?可不是個太好的說法啊。山下人講究吉語,山上人只會忌諱更多。關于此事,甚至連蠻荒天下的家鄉(xiāng)修士,都揣測極多,爭來吵去,就是沒個定論。
清嘉猶豫道:“我有一問,不知適不適合開口?!?/p>
她隨即有些自嘲,估計自己真見著了那位年輕隱官,再好奇都不敢當面開口詢問了。
小米粒撓撓臉,朝景清擠了擠眉頭,景清你來回答。
陳靈均一貫是個心大的,哈哈笑道:“道友只管問,我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p>
在山外,我可能還要謹慎幾分,要說在山中,自家地盤,有山主老爺撐腰,老子渾身是膽!
清嘉問道:“此山名落魄,是否藏著大學問?”
結果陳靈均一聽就抓瞎了,鴛湖道友問得刁鉆啊,他還真就從沒想過這么個近在咫尺的問題。
咳嗽幾聲,暗示小米粒,你跟山主老爺無話不聊,有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
小米粒跟陳靈均是極有默契的,立即轉頭笑道:“來落魄山之前,我就問過好人山主了,他說是落魄山是家鄉(xiāng)縣志早有的古名,當年選取山頭,親自入山勘驗,瞧見這里比較有眼緣,就花錢買下了,好人山主那會兒沒想太多。”
其實陳平安跟她說得更多,涉及到了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機密內(nèi)幕,小米粒可不會竹筒倒豆子,逢人只說三句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嘛。
清嘉點點頭,不再刨根問底,想了想,忍不住又問道:“兩位道友,機會難得,我還有另外一問,不吐不快。眾所皆知,人身有三魂七魄,浩然先賢在古書上記載,人之精氣命魂,形體曰魄。道家又言魂乃陽神,魄是陰神??墒亲怨乓詠頍挌庑尴傻撵`書秘笈,以及我輩修士的修行之路,卻是金丹境可以陰神出竅遠游,元嬰境塑造出一副陽神身外身,前者是虛,類魂游天地間,后者是實,更契合形體,如此一來,就與陽魂陰魄有了歧義?敢問兩位道友,此間道理,作何解說?到底是古書寫錯了,還是我們修道走了歧路?”
前邊帶路的小姑娘,腳步快了些。
青衣小童也不將兩只袖子甩得飛起了,必須搬救兵了,先以心聲呼喚大風兄弟,說機會來了,那鴛湖道友問了個好問題,你趕緊跑過來幫忙解答,她說不得就要對你刮目相看……鄭大風那邊沒理睬,陳靈均只好心中反復默念魏檗的神號“夜游”,魏檗問是什么事?陳靈均趕緊說明了情況,魏檗打賞了一個滾字,陳靈均無奈,只好繼續(xù)以心聲大喊鄭大風,再不來救場,以后兄弟就么的做了。在后山那邊正忙著給少女曹鴦指點拳法的鄭大風,只好告辭,御風而起,頃刻間便已經(jīng)落在山路這邊,身形飄逸,雙腳觸地之時,漢子輕抖袖子,與清嘉笑臉相向。
撇開容貌氣質(zhì)不談,確是有些宗師風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