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是大理寺的趙大人為首,所以案犯全部關(guān)押到大理寺的監(jiān)牢。
趙大人等犯人安全入獄,便一起進宮向皇帝稟報。
皇帝面無表情的聽完他們的匯報,讓趙大人和方大人離開,留下云晏。
他們一走,云晏就跪到地上回話。
皇帝:“孫昕告魯王勾結(jié)倭寇一事,是真是假?”
云晏低頭回道:“是真的。”
“勾結(jié)北胡呢?”
“亦是真的,”云晏頓了頓后道:“此事是通過王掌印,臣探知,這幾年魯王已經(jīng)斷絕和北胡的合作,但宮里和北胡的聯(lián)系卻從未斷過?!?/p>
“你是說王先生?”
云晏心臟劇跳,低頭道:“臣不敢妄言,只是查到北胡和宮里有聯(lián)系,卻不知背后是誰。”
皇帝冷笑一聲,問道:“靖遠伯府的事查得如何了?”
云晏道:“孫昕言之鑿鑿,臣親自提審的孫朝,他也說是直接找替王驥打理族中事務的族侄王添翼。”
“朕問的是王驥是否知情?!被实劾渲槅枺骸笆呛汪斖跻粯樱髦室馀c朕作對,還是和會昌伯一樣被蒙在鼓中?”
云晏:“此事只能審問王添翼和王驥,請陛下容許北鎮(zhèn)撫司提審王驥和王添翼?!?/p>
皇帝沉默,許久后道:“既然有疑惑,就去問一問王添翼吧?!?/p>
這是不愿意動王驥的意思了。
云晏蹙眉不解,不在殿里的王振卻已經(jīng)猜到皇帝一定不會動王驥。
“福建的鄧茂七叛亂至今不息,麓川之戰(zhàn)剛平息一年,思機發(fā)竊據(jù)孟養(yǎng),勾結(jié)緬甸各部,大有卷土重來之勢,此時正是陛下倚重王大將軍的時候,你讓王大將軍放心,陛下不會深究的?!?/p>
小內(nèi)侍領(lǐng)命退下,等他走了,李德不解的問:“掌印,王家就這么摘出來了?”
王振冷笑一聲:“想完全摘出來,做夢!我們這位陛下長大了,權(quán)衡之術(shù)已初見成效,王驥這么大的把柄遞到手上來,陛下不會不用。你且等著看,陛下即便高抬手放過王驥,也會敲山震虎。”
“據(jù)我們放在福建水師的眼線來報,海上截殺使團一案,會昌伯和王驥的確是不知情。”
王振:“管他知情不知情,既然犯錯的人姓王和姓孫,借用的是靖遠伯府和會昌伯府的名號,那就等同是他們犯事?!?/p>
“若他們狠心將人舍去”
王振輕笑道:“你太小看文人了,若是人死就能債消,還講什么家族傳承?談什么仁義禮智信?”
李德恍然大悟,笑道:“也是,他們可不是咱家這些無根之人,人死了就死了,他們還有子孫后代,有家族牽聯(lián)。”
王振笑容微淡,臉色有些不好看。
李德見了心中微訕,王掌印一直以文人自居,自負于秀才出身,卻不知道,文人們可不屑于認這位連舉人都考不上,只能靠自閹入宮謀取權(quán)勢的閹宦。
李德暗道:果然和曹吉祥說的一樣,他即便和他們一樣是閹宦,卻依舊打心里瞧不起他們。
靖遠伯府,王驥收到了宮里的回信,他揉碎了紙條面無表情的坐著。
王太夫人端了一碗茶給他,見他臉色凝重,卻還是道:“添翼又來了,這次三弟媳也跟著一塊兒來了,我看她一把年紀的站在寒風中,就讓人請她到客房歇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