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喜歡自夸,喜歡嘚瑟,喜歡人前顯圣,但公正的說,燕趙歌確實是天生吃這碗飯的人。
只是此前,燕趙歌不管修習什么武學,都沒有特別的偏頗。
同一層次的不同武學,燕趙歌學習起來,進展有快有慢,那更多是因為自身興趣,是否投入更多精力的原因。
這天下是有某些人,修習某些武學,特別契合,于是進步飛速。
但這一點不適用于燕趙歌。
某種程度上來講,燕趙歌對各類武學很“博愛”,一視同仁。
不管是學習玉清元始天書,還是修練上清誅仙四劍,在燕趙歌看來,并無太大分別。
但偏偏眼下參研太清一脈的絕學,燕趙歌卻感覺自己格外的順暢,格外的得心應手。
“你這不是逗我?哥從無極天書開始練起,練到現(xiàn)在元始天書學滿了三卷,誅仙四劍學滿了一劍,這么多年一直是這么練過來的,你現(xiàn)在告訴我,我其實最適合練太清一脈武學?”
燕趙歌不禁有些啼笑皆非:“偏偏當年天庭神宮藏書閣里,有四卷元始天書,有一路絕仙劍經(jīng),還就是沒有任何一門太清嫡傳絕學?”
若說是巧合,這也未免太巧了。
燕趙歌不是一個很相信巧合的人,尤其是這巧合,顯得比較離奇的時候。
不過此刻,他毫無線索可言,也只能先將事情放在一旁,將疑問埋藏在心底。
還是當前的事情,更需要燕趙歌花費精力解決。
徐徐收功,散了太極圖與陰陽二氣,燕趙歌站起身來,向靜室外面走去。
“要推導太極陰陽掌,非一日之功,便是我,也需要很長時間的揣摩?!?/p>
燕趙歌心中思量:“時間不等人,若我計算不出差錯的話,康平他們從景清洲海底出來,最多還差年左右的時間。”
他一邊思索著,一邊去見父親燕狄。
自家老爹這時候倒是沒有忙著修練,而是在處理宗門內部事務,做一些安排。
廣乘山眼下等于已經(jīng)在靈賢洲開辟出界上界的山門。
除了飛升上來的燕狄和元正峰以外,也有少量門人,如方準、傅恩書、應龍圖、司空晴等人,通過燕趙歌提供的通天玉來到界上界。
雖然人丁還稍顯單薄,但宗門初步的大框架,已經(jīng)搭建起來,可以維持日常運轉。
只是廣開山門納徒的事情,暫時被擱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