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紫宸殿。
深冬的寒意被殿內(nèi)數(shù)十座鎏金炭火盆驅散,空氣中彌漫著龍涎香的馥郁與暖意。
然而,殿內(nèi)的氣氛卻比殿外的寒冬更加肅穆凝重。
林臻玄色蟠龍常服,端坐于御階之下左側首位,深邃的眼眸平靜無波,掃視著階下肅立的文武百官。
女帝慕容嫣高坐于九龍金椅之上,鳳冠霞帔,儀態(tài)雍容,沉靜的目光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欣慰。
北疆雪災的陰霾雖已散去,但賑災的余波、柔然的威脅、以及那兩道撕裂風雪、震動朝野的“驚雷”,仍在每個人心頭回蕩。
“宣?!迸勰饺萱搪曇羟逶?,穿透殿內(nèi)的寂靜。
內(nèi)侍總管手持明黃圣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北疆雪災,百年不遇。柔然窺伺,雪上加霜。幸賴天威浩蕩,將士用命,臣工戮力,終克時艱,拯黎民于水火,懾外虜于國門。特此,論功行賞?!?/p>
“林臻統(tǒng)御有方,運籌帷幄,以格物驚雷破冰開路,瞬息通聯(lián),解十萬災民倒懸之急,懾柔然宵小不軌之心,居功至偉。賜黃金萬兩,錦緞千匹,加封太師,領天策上將,賜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之殊榮。”
“焚雷司主事楚惜靈,匠心獨運,鑄鐵龍以破冰,電波以通神,居功厥偉。晉工部尚書,領格物院院正,賜文淵閣大學士,賞黃金五千兩,玉璧一雙?!?/p>
“靖邊將軍毛夢極,親冒風雪,押運糧草,破冰開路,臨陣擊潰柔然鐵騎,勇冠三軍。晉鎮(zhèn)北侯,加太子少保,賜丹書鐵券,賞黃金三千兩,良田千頃?!?/p>
“兵部、戶部、工部、焚雷司及北疆諸將士、流官、民夫,各按功績,厚賞有差?!?/p>
“欽此?!?/p>
“臣等,謝陛下隆恩?!绷终?、楚惜靈、毛夢極及眾臣躬身領旨。
殿內(nèi)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
封賞之重,前所未有。
尤其是對楚惜靈的封賞,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格物院院正,位同宰輔,開女子入閣之先河。
這既是對其功績的肯定,更是對格物之學地位的擢升。
林臻的天策上將與三殊禮,更是將兵權與威望推至巔峰。
毛夢極的丹書鐵券,則是武勛的極致榮耀。
女帝以此昭告天下,新政與格物,已成國策,不可動搖。
封賞畢,女帝慕容嫣目光轉向林臻:“太師,北疆驚雷,震動朝野。朕與眾卿,皆欲一睹格物之威?!?/p>
“臣,遵旨?!绷终楣怼?/p>
殿門開啟。
數(shù)十名金吾衛(wèi)甲士,護衛(wèi)著兩架蒙著厚重黑布的巨大物體,緩緩推入大殿。
沉重的車輪碾過金磚地面,發(fā)出沉悶的聲響。
殿內(nèi)群臣的目光,瞬間被吸引。
黑布揭開。
左側,是一架按比例縮小的軌道蒸汽機車模型。精銅鑄造的鍋爐、氣缸、飛輪、連桿,在燭火下閃耀著金屬的光澤。黃楊木雕刻的車身,紋理細膩。
熟鐵打造的軌道,鋪設在特制的木基上。雖為模型,卻結構精密,氣勢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