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些啊?!闭乒衲樕下冻鲎院赖男θ?,“都是按格物院新出的圖紙打的。這是改良的齒輪,傳動更順滑。這是蒸汽機用的安全閥,防爆的。這紡紗機模型,加了飛梭,效率能翻倍?!?/p>
“格物院的圖紙好用嗎?”林臻問。
“好用!太好用了!”掌柜眼睛發(fā)亮,“以前打鐵,全憑經(jīng)驗,瞎琢磨。現(xiàn)在有了圖紙,尺寸、角度、材料,清清楚楚。照著做,省時省力,做出來的東西還精準。聽說格物院還要開匠作學堂,教我們看圖紙、算尺寸、用新工具。我打算讓兒子去學學,將來吃這碗飯,光有力氣不行,得有腦子。”
“不怕學了新東西,搶了飯碗?”林臻問。
“怕啥!”掌柜爽朗一笑,“手藝在身,走遍天下。學了新東西,能打更精巧的物件,接更大的活。你看隔壁機巧閣的老劉,接了焚雷司的訂單,做電報機零件,那工錢,翻了好幾番!”
正說著,一個年輕工匠拿著圖紙跑進來:“師傅,您看這個軸承的尺寸,是不是有點問題?”
掌柜接過圖紙,仔細看了看:“嗯,內徑公差標小了。按這個做,裝不進去。得改。你去格物院設在城南的技工咨詢處問問,看是不是印錯了?!?/p>
“好嘞!”年輕工匠拿著圖紙跑了。
“現(xiàn)在方便了。”掌柜對林臻道,“有啥不懂的,直接去問。不像以前,悶頭瞎干?!?/p>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林臻微微頷首。格物之學,正通過圖紙、學堂、咨詢處,悄然改變著底層工匠的思維方式和生產(chǎn)方式。技術的普及與提升,是新政惠及民生的根基。
離開工坊區(qū),林臻來到城東的“文華坊”。
此處書肆林立,墨香四溢。
不少身著儒衫的學子穿梭其間,或駐足翻閱,或低聲交談。氣氛比往日多了幾分凝重與思辨。
林臻步入一家名為“翰墨齋”的書肆。
店內,幾名學子正圍在一處書架前,爭論著什么。
書架上,赫然擺放著新版的《格物啟蒙》、《算學精要》、《機械原理》等書籍,旁邊還有禮部新編的《科舉格物科考綱》。
“荒謬!荒謬!”一個年長些的學子手持《考綱》,面紅耳赤,“格物科竟與經(jīng)義科并列!考什么杠桿原理、蒸汽機構造!此乃舍本逐末!圣賢書不讀,卻去鉆研這些奇技淫巧,成何體統(tǒng)!”
“王兄此言差矣?!币粋€年輕學子反駁道,“格物致知,乃圣人之訓。北疆雪災,鐵龍電報之功,有目共睹。若無格物之力,十萬災民何以得救。此乃實學,非奇技。朝廷增設格物科,正是為國選材,務實之舉?!?/p>
“李兄說得對?!绷硪粋€學子附和道,“如今這世道,光會吟詩作賦,不通實務,如何報效朝廷。我觀這《格物啟蒙》,深入淺出,頗有趣味。我已報名國子監(jiān)的格物特科,學些實用之學,將來或可去工部、驛傳司效力?!?/p>
“哼!趨炎附勢!”年長學子拂袖,“爾等這是要背棄圣道,自甘墮落!”
“王兄言重了?!蹦贻p學子正色道,“儒學修身,格物強邦。二者并行不悖。何來背棄之說。倒是王兄,一味守舊,恐難合時宜?!?/p>
“你!”年長學子氣結。
“掌柜的,這本《算學精要》和《機械原理》,我要了?!币粋€清朗的聲音響起。林臻望去,是一個氣質沉穩(wěn)的青衫學子,正將幾本書遞給掌柜。
“好嘞,承惠一兩二錢。”掌柜麻利地結賬。
“這位兄臺,也買格物書?”年輕學子好奇地問。
青衫學子微微一笑:“技多不壓身。多學些,總無壞處。況且,”他壓低聲音,“聽聞格物科雖新設,但朝廷求才若渴,機會或許更多?!?/p>
林臻聽著學子們的爭論,看著青衫學子離去的背影,心中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