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看到陶潛不可思議的眼神,頓時就明白過來,王夫之的思想還是太超前了。
就連陶潛這種比較思想激進(jìn),愿意為民爭利的大儒,都覺得自己激進(jìn)。
在封建社會推行民主,依然任重而道遠(yuǎn)。
片刻后,陶潛恍然回神,看向李徹的眼神徹底變了。
之前雖然也尊重,但那是儒士對皇帝的尊重。
而現(xiàn)在的尊重,則是末學(xué)之人,對學(xué)問通達(dá)者的尊重。
別管李徹的身份,也不用管李徹說這番話的目的。
能說出此話之人,就足以他陶潛效死忠。
“殿下之言,字字珠璣,振聾發(fā)聵?!碧諠搹澭菹拢袄戏虿徊?,愿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好好好!”李徹笑得合不攏嘴,連忙上前扶起他,“陶夫子快快請起。”
收下了陶潛,就等于收下了整個桃源派。
你們桃源派的創(chuàng)始人都在我手下,其他人還等什么呢?還不快到碗里來?!
桃源派的弟子們不是那些只會空談的儒生,而是一群懂實(shí)務(wù)的讀書人,是最好的預(yù)備官吏。
無論是讓他們負(fù)責(zé)農(nóng)桑,還是去地方為官,他們絕對都可以勝任。
“陶夫子,奉國百廢俱興,人才官吏捉襟見肘。我聽說桃源派門徒眾多,遍布大慶各地?”
陶潛起身道:“老夫一生渾渾噩噩,無所建樹。但年輕時卻也游說四方,的確收下了不少弟子?!?/p>
“仔細(xì)想來,多了沒有,一百多人還是有的。”
李徹大喜道:“可否讓他們都入我奉國,本王求賢若渴,必會高官厚祿以待!”
陶潛立刻道:“老夫這就給他們修書,未出仕者很快就能到,已經(jīng)出仕的可能要等上一段時間。”
“甚好,甚好?!?/p>
李徹激動不已。
這可是一百多個合格能干的官吏?。?/p>
如果能全部忽悠到奉國來,接下來幾年內(nèi),自己都不會因?yàn)槿鄙偃瞬哦赋盍恕?/p>
陶潛看到李徹如此激動,不由得問道:“殿下何不效仿科舉制度,以考試來選取人才呢?”
這個世界早有科舉制,而且制度也很完善了,大慶一直都靠科舉取仕。
李徹作為穿越者,也經(jīng)歷過高考,自然也想過實(shí)施科舉。
他搖了搖頭,回道:“我也曾想過,但出于種種原因,最終還是放棄了?!?/p>
“哦?為何?”
“奉國的教育制度還不夠完善。”李徹苦笑道,“您想啊,奉國百姓之中,讀過書的都是什么人?”